迎来秋分时节后,可以进补了,特别是针对北方天气特点,应补肝益肾、益气养血 。当下,很多人因为气血不足而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精神疲倦、体虚潮热、腰酸腿软等症状,需要进补,但是进补不能跑偏了 。秋季进补大盘点,中医教你如何正确进补度过“多事之秋” 。

文章插图
秋季养生
秋季养生综合调理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进入秋天,气候呈现出两个特点:燥与凉 。首先说秋燥 。入秋之后,人们普遍会感到秋天的燥气,特别是北方地区更为明显,人体也容易出现各种缺水的症状 。第二个特点是凉,俗话说,春捂秋冻,但身体羸弱者以及老年人、儿童等,不宜过分追求秋冻,以免感受寒邪,诱发各种疾病 。此外,秋分之后脾胃也易受凉,患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保暖,还要注意忌口,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 。
【秋季进补易跑偏 中医教你如何正确进补】秋季在五行中属金,五脏对应于肺 。很多人认为秋天养生就是要养肺 。实际上,任何一个季节的调理都应该是综合性的,因为五脏是相互关联、相生相克的,只有五脏相安无事,机体才能健康 。秋天在养肺的同时,也要注重补肾、调理脾胃、梳理肝气 。比如多吃辛辣导致肝火旺盛,不仅伤肝,还会伤害脾胃和肺,所以,秋天的身体调理一定是综合的、平衡的 。
滋阴润燥“多姿多彩” 老人“秋补”不宜过度由于夏季消耗较多,因此秋季老人应重视补充营养 。中医提醒,老人进补不宜过度,尤其不要过食肥甘厚味 。秋季进补应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
下一页:秋季防燥 试试四款养生茶
推荐阅读
- 秋季失眠烦恼多 3个中医食疗方让你安心入睡
- 如何抵挡秋季干燥肌 第一步选对保湿品
- 秋季婴儿护理五妙招 给宝宝最贴心的呵护
- 秋季养胃食谱 两款食谱保胃健康
- 秋季足疗好处多 但五类人却不宜做
- 秋季养生饮食注意哪些?多喝三款粥
- 秋季吃梨正当时 中医教你怎么吃更美味
- 秋季肝病高发 中医教你如何“未病先防”
- 多事之“秋”养阴润燥是关键 有一物堪称秋季必备佳品
- 老年人秋季以“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