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心居》冯大年:在别人家做客的样子很无礼,孩子的教养从小养成

心居|《心居》冯大年:在别人家做客的样子很无礼,孩子的教养从小养成

文|弥小木
《心居》播放到现在 , 冯晓琴、冯茜茜、冯大年 , 这姐“弟”仨 , 都让人喜欢不起来 。
今天来说说冯大年 。
冯大年的行为 , 令人费解 。 凭着青春年少的勇气 , 冯大年执意投奔到上海的姐姐家 。 在一大家子的饭桌上 , 冯大年会抢食 。 生气起来 , 怼人摔门 。 一大家子就一个卫生间 , 他能慢悠悠地躺那泡澡 , 并且不锁门 。 “姐姐”不同意他留在上海 , 能用跳楼相逼 。
冯大年的目中无人 , 让人想起了一个词:教养 。
什么是教养?《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种意思 , “教养”当动词时 , 指的是“教育培养” 。 “教养”是名词时 , 则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 很明显 , 冯大年没怎么接受动词的“教养” , 也不怎么具备名词的“教养” 。
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教养的证据》 。 在那篇文章里 , 毕淑敏对“教养”的理解是“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 一个有“教养”的人 , 热爱大自然、会自如运用交流的语言、了解历史、有目标、爱自己、有优秀品质、懂得敬畏等等 。
冯大年身上 , “爱自己”这一点最明显 。 其余的行为 , 让人看了除了摇头 , 想不出其他的表达方式了 。
毕淑敏在《教养的证据》里说“教养是可以遗失也可以捡拾起来的 。 ”遗失掉的“教养” , 想要“捡拾”起来 , 恐怕也是分年龄的 。
一个5岁的孩子 , 和一个10岁的孩子 , 面对没有“教养”的行为 , 哪个孩子更容易修正?
讲两件真事 。
一件发生在我家老二身上 。 一次去幼儿园接孩子 , 在门口 , 刚好看到一位小朋友 , 用手指着我家老二说“你这个小矮子 , 你都排第一个” 。 说完 , 那位小朋友哈哈大笑 。 当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 , 惊讶又气愤 。
当时脑中快速转了一下 , 问孩子 , 以前这位小朋友有这样说过吗?孩子摇摇头 , 说是第一次 。 刚好他们的老师在门口 , 也向老师求证 。 在幼儿园的日常中 , 是否有孩子因为身高的事 , 对我家孩子进行语言上的嘲笑?老师说没有 。
第二天放学时 , 老师特意和我沟通 。 在学校让那位小朋友 , 向我家老二道歉了 。 再后来 , 问过我家老二 , 在幼儿园 , 同学们还有因为身高的事 , 说过这样的话吗?孩子摇头 。
幼儿园的孩子 , 有时候对他人的“嘲笑”言语 , 可能仅仅因为好玩 , 说过就忘 。 当他们的这种行为 , 受到大人的正向引导时 , 更容易改正 。
再来说另一件事 。
很巧 , 这件事 , 也和身高有关 , 不过发生在我家老大身上 。 我家老大三、四年级的时候 , 有同学嘲笑她身高 , (那位同学的身高在班上数一数二) 。 那位同学不仅嘲笑她 , 连带着我们一家四口的身高 , 全部用难听的话说一遍 。
有趣的是 , 那位同学 , 包括他的家长 , 都觉得自己是很有“教养”的人 。 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家长 , 真的有“教养”吗?只怕他们误解了“教养”这个词 。
那位同学在学校一贯嚣张跋扈 , 除了在老师面前是乖巧的 , 同学们面前则是另一副面孔 。 看不爽的 , 不是开口骂 , 就是动手打 。 同学们对这个孩子的行为 , 采取的方式 , 统一都是“忍” 。
10岁的孩子 , 在行为上有了偏差 , 不管是家长 , 还是老师们想要引导 , 很难 。 这个阶段的孩子 , 往往听不进去 。
同样嘲笑他人 , 5岁的孩子 , 通过老师的引导 , 会改正 。 而10岁的孩子 , 不一定会 。 通过这两件事 , 作为母亲 , 深深地感受到 , 孩子小的时候 , 养成良好的品行 , 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 5岁的孩子 , 就像是刚刚搅拌好的水泥 。 10岁的孩子 , 更像是快要凝固的水泥 。 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 从小养成所需要花费的精力 , 总归更少 。
说回《心居》里的冯大年 。 处在青春期的冯大年 , 一副谁的话也听不进去的模样 , 想要变得有基本的礼貌、“教养” , 看起来很有难度 。
但是 , 就像《教出懂规矩的孩子》一书中说的那样:


礼貌永远不会过时 。
冯大年之前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 , 现在教会他还来得及 。 比如 , 从最简单的“请”、“谢谢”、“不客气”开始说起 。
学会了基本的“礼貌” , 才能离“教养”更近一点 。
我是弥小木 , 一位真诚的阅读分享者 。 欢迎关注 , 共同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