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琳工夫红茶是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之一,产于福建省福鼎县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带,属于闽红工夫 。
历史渊源
工夫红茶发端于福鼎白琳,工夫红茶制作技艺传承至今有250多年的历史 。据清乾隆己卯年(1759)任福宁知府李拔编撰《福宁府志》载:“茶,郡、治俱有,佳者福鼎白琳” 。可见,至少清乾隆时期,白琳就以产茶而著称,并受到地方主要官员的关注而载入史册 。福鼎早在唐代就有记载种茶的史料,唐代陆羽《茶经》记载:“永嘉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据考证,这里所称白茶山即指福鼎为白茶产地,主要分布在白琳、点头、磻溪、巽城、店下和桐山等地 。其中白琳、磻溪和点头是福鼎境内三大茶叶主产区,自清代以来,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为原料,产制红茶,取名“白琳工夫”,名声大噪,远销东南亚及西欧各国 。
区域环境
白琳工夫主产地白琳镇位于福鼎市中部,陆地与点头、磻溪、店下、秦屿,以及柘荣县乍洋等乡镇相邻,水路主要通八尺门内海 。白琳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状况,揭示了工夫红茶的历史背景 。白琳出产工夫红茶辉煌景状,在朱挺光先生(1917—2004)所撰《白琳后岐商港前景在望》一文有过细致的描写 。茶叶是白琳特产,每值新春,必有来自泉州、厦门的客商,称为“南帮”,和来自广州、香港的客商,称为“广帮”,他们来到白琳,和当地茶商一同设馆制茶 。当时正式茶馆包括客商多达二十四家 。本地茶商“双春隆”、“恒和春”、“合义利”等闻名内外 。
更替历程
【红茶知识,白琳工夫红茶文化历史渊源】白琳工夫经过发端兴盛、由盛转衰、由衰转盛和兴盛式微等四个时期 。清代至民国之前为发端兴盛期 。据相关资料记载,清光绪年间,福鼎出境红茶2万箱,每箱50市斤,远销上海等地 。民国初期,茶业由盛转衰,年产值不到百万元 。民国中期至解放前是由衰转盛时期,福鼎工夫茶主产区白琳、点头等地茶业十分兴旺,茶商贸易繁荣,茶栈茶馆林立 。茶商向洋行或大茶行承包精品工夫茶在指定港口、码头交货,再由洋行、茶行外销港澳及欧美各国 。在白琳本地,已经出现不少资本雄厚的茶馆,摆脱外地茶行、洋行的控制,将工夫红茶水运至营口,转运满州里销往苏联 。解放后至六七十年代是工夫红茶兴盛式微期 。五十年代末,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国外对红茶需求下降 。七十年代初,红茶改制 。
推荐阅读
- 福鼎白琳工夫茶简介
- 两种茶具冲泡白琳工夫的方法
- 白琳工夫红茶的漫长历史
- 白琳工夫
- 坟墓风水学知识细讲
- 白琳工夫红茶发展史
- 白琳工夫的功效有哪些
- 白琳工夫是什么茶 如何区分品质好坏
- 白琳工夫的功效
- 白琳工夫适合哪些人饮用 什么时候喝白琳工夫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