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的根基在于专业学科的建设 , 应加强对公共卫生学科建设的资源支持 , 在课程设置、人才发展和培养、科研等多方面给予资金、项目等帮扶 。 ”他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 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 , 我国“公共卫生卓越人才培养”的战略也并非一纸空谈 , 只有将学科基础打牢 , 公共卫生高质量人才队伍才能壮大 。
培养好了如何留住人才呢?这也是很棘手的问题 。 “现在不比以前 , 年轻人可选择的工作多多了 , 一出生就面临着房子、车子、票子的压力 , 如果不能给予他们好的保障 , 更会加剧人才流失 。 ”陈育德建议 , 逐步完善公共卫生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 注重高等院校与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的衔接 , 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 。
以疾控系统为例 , 多位业内人士表明 , 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还有薪酬待遇与岗位不相匹配 , 他们也希望国家能在这个层面多考虑一下 。
【呼吁】不要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 , 才重视“公卫”
(资料图片 图源:@河南疾控)
在2003年SARS爆发将近二十年后 ,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让我们把焦点对准“公卫体系” , 在进入疫情后时代的今天 , 公共卫生的使命与展望是什么?
陈育德说 , 通常只有在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之后 , 人们才会想起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性 , 但默默无闻并不代表微不足道 。
“之前SARS发生后 , 公共卫生确实有一定的存在感 , 但之后又被淡忘了 , 直到新冠肺炎来袭又再次被关注 。 ”他呼吁 , 要一直重视公共卫生事业 , 不管是人才培养还是学科建设 , 实力强 , 才能够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 , 更快出击 。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立明曾在“2021医学界价值医疗大会·暨第二届泰山奖颁奖仪式”上表明 , 新冠疫情对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要改革与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
在经历了 2020 年的新冠疫情冲击后 , 国内对公共卫生体系改革讨论的声量逐步增大——尤其是对大公卫体系与疾控中心职能的讨论 , 赋予疾控行政权力的呼声不绝于耳 。
而在2021年4 月 28 日 ,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这一机构名称属首次出现 , 新的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未来将会有哪些部署安排?疾控的地位是否会得到提升?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
【求职|一次招聘281人,郑州疾控系统为何“大扩招”?】有业内人士说 , 无论如何 , 公卫体系的改革已经箭在弦上 。
推荐阅读
- jyp|她凭这张脸,一次通过YG、SM、JYP征选:她是新一代女团的颜值冠军!
- 工程建筑|地狱难度 前无古人!人类第一次从底部横穿秦岭 最深2012米
- 丰田|比亚迪丰田联手!或输出“刀片电池”至印度 已展开业务招聘
- AMD|多年来第一次!Intel主板德国收入反超AMD
- 华硕|雷电4第一次走入迷你机:越看越像路由器
- 家长|80后奶爸做榜样陪娃学习、一次性通过法考:孩子成绩稳居班级后半段
- AMD|锐龙7 5800X 3D缓存版第一次现身:竟反杀锐龙9 5950X
- 京东|2022年京东将招聘行业最大规模高校毕业生:此前宣布14薪涨至16薪
- 交配|神奇的物种:交配后会各自转变性别 再来一次
- AMD|AMD预告新款Radeon Pro专业卡:第一次用上6nm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