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塔|不考虑收入,年轻人最向往的职业居然是它( 二 )


因此 , 便出现了各种“消极抵抗” , 如上班摸鱼、划水或是最近风行的躺平等 。
图源:《凪的新生活》豆瓣截图
年轻人知道自己做的这份工作不仅工资微薄 , 且无法为自己带来任何心理、精神或意义上的满足 , 最终也就得过且过地赚一份工资而已 。
这样的事情我们会在许多身旁工作几年的朋友那里听闻 , 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回事 , 因此才会出现各种奇怪的理想工作 。
03
粉色田园梦 , 终归一场空
当然 , 田园梦并非社畜标配 。 也有部分幸运儿刚毕业时就能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喜欢、擅长和价值感并存 。
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 鱼与熊掌往往难以兼得 。
许多年轻人还是不得不做一份自己不喜欢或是对其而言并无价值感的工作 , 这样的工作日久天长后就会成为个体的“主人” , 并且会日渐消磨掉年轻人对通过工作来创造价值和意义的渴望 , 最终成为工具人 。
但最痛苦的是 , 这些工具人往往清晰地知道自己只是工具人 , 但又无法摆脱这一困境 。
在这样的无出处下 , 许多年轻人或许也只能在比较下选择较为轻松的工作或是通过选择“理想职业”这样的调查来暂时地宣泄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 以及不时生出的消极抵抗意识 。 而也正因此 , 我们或许也就能理解那些理想职业里的玫瑰色由来了 。
喜欢、擅长和价值感并存 , 才是一份理想工作该有的样子 。 /微博截图
例如 , 许多人在谈论轻松的职业时对所谓“自由职业”的想象 , 大概是因为“自由”二字 , 使得许多人对诸如自由作家、自由撰稿人或是其他类型的自由职业充满了艳羡 , 觉得他们能够完美地掌控自己的时间、生活和工作的质量 。
但或许真就是“冷暖自知” , 微博上的顾不厌就指出 , “自由职业者的每一分钱都是劳动挣出来的 , 可能比上班的水分还少” 。
而相比于上班中的摸鱼和划水 , 因为大多数自由职业选择的工作都是自己喜欢的 , 因此他们只会更加认真而很难去糊弄了事 。 而它最大的意义或许也就在这里 , 即自由职业者们大都还留有一线的选择权利 , 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 。
但即使如此 , 在当下资本主义工作逻辑全面笼罩的情况下 , 自由职业的工作命运也不再如人们所想像的那般“自由” 。
笔者认识的一些做自由撰稿的朋友们就必须要面对当下快节奏的媒体运作模式 , 在热点、流量和噱头的主宰下写稿 , 以及还得按照固定的模式与行文方式写作 , 尽可能地通俗易懂 , 以获取更多的读者和关注……
此类情况最终导致的就是自由职业在另一个层面被主流工作模式收编 , 并且在打着“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旗帜下耗尽他们的心血与热情 。
马克思曾在其《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描述过一种他认为较为理想的生活与工作样态 , 即摆脱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工模式以及由此为每个个体所建构的角色模型 , 这样才能够在一种更加自由自在的状态下进行各种工作、娱乐与角色上的滑动 。
工作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以及主宰 , 因为我们不是只关注衣食住行的工具人 。
最近邵艺辉导演的《爱情神话》之所以引起人们关注和热议的一个重点 , 正是电影展现了当工作不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后 , 我们所可能创造和拥有的生活与人生形态 。
李子柒能火 , 无非就是满足了当下年轻人的“泥土情怀” 。 /图源网络
而邵艺辉这位90后导演通过《爱情神话》的一举成名也似乎再次向我们展示着一个古老的信念:工作是作为实现自己价值或是创造的工具或中介 , 而非我们的主人 。
什么才是理想的工作?什么才是美好的生活?什么才是工作的意义?
这些都应该由每个具体的个体来定义和解释 , 而非遵从一个标准化的模式 。
由此才会出现更加多元和多样的选择以及关于幸福生活的理解与想象 。
对每一个个体而言 , 反抗就是从我们的具体生活场景中展开的 , 面对的是具体的困难与阻碍 。
这样一种境况式的生存处境要求我们要更加勇敢、毫不妥协地在一个偌大的结构性规定中 , 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理想和定义 。
它们也不应该仅仅只是想象 , 还应该有切实的行动以及行动的渴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