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医学|就挺离谱:我1米65、80斤 竟然有脂肪肝!

年底体检了,不少人查出了脂肪肝 。
脂肪肝这种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又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
因此,往往是在接到体检报告之后,人们才知道自己的肝脏出了问题 。
有些人可能很奇怪:“脂肪肝,应该和脂肪有关吧 。我很瘦,很少吃肉,为什么会得脂肪肝呢?”
脂肪是怎么在肝脏堆积的?
脂肪肝的类型很多,这里只说最常见的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 。
如果将脂肪比作汽油,那么,肝脏相当于一个加油站 。食物中的油脂,好比石油,经过人体的消化、吸收,进入肝脏;等到人体需要的时候,肝脏便将储存的脂肪分解掉、送入血液当中 。
和加油站不同的地方在于,一方面,肝脏有生产的能力,会合成一部分脂肪,另一方面,脂肪进出肝脏,依靠的不是汽车,而是蛋白质 。
如此一来,肝脏里的脂肪就有了两个来源(食物中的、自己合成的)和一个去路(被人体消耗) 。
如果人体消耗的脂肪比不上食物中的、自身合成的脂肪,它们就会在肝脏里堆积,形成脂肪肝 。
生科医学|就挺离谱:我1米65、80斤 竟然有脂肪肝!
文章图片
肝脏,图片来源:pixabay
为什么吃素也会得脂肪肝?
有两个原因 。
第一,自身合成的脂肪太多了 。
建筑工地上的砖块、钢筋、混泥土,泾渭分明,即使粘到一起,也不难分辨;三大营养物质则不然 。
吃饭的时候,糖是糖、脂是脂、蛋白质是蛋白质,等到进入血液之后,它们有可能互相转变 。
举个例子来说,很多人一见“胆固醇”就觉得害怕,吃个鸡蛋都把蛋黄抠掉,只吃蛋清 。
其实,我们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来源于肝脏——肝脏会利用糖代谢过程中的产物,主动合成胆固醇 。
哪怕一丁点胆固醇都不吃,只要摄入的能量超标,胆固醇都会因为这个机制而超标 。
素食与脂肪肝的关系与此相似 。有的人很少吃肉,却吃了太多的精米、白面 。米面中的糖分,有可能被肝脏转化为脂肪、存储起来,进而引起脂肪肝 。
第二,蛋白质摄入不足 。
如前所说,脂肪进出肝脏需要用到蛋白质 。
如果蛋白质不足,那么,即使人体十分需要脂肪,肝脏也没有办法把它们运出去 。
生科医学|就挺离谱:我1米65、80斤 竟然有脂肪肝!
文章图片
健康肝脏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图片来源:mayoclinic中国营养学会的研究显示,成年男性平均每天需要60g蛋白质,成年女性需要50g,至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求量就更高了,应该每天额外补充20g左右的蛋白质 。
这些蛋白质,可以从素食中来,也可以从肉食中来 。不过,素食中的蛋白质往往必需氨基酸不足,只有大豆是个例外 。
因此,营养学家们建议,每天需要的蛋白质中,应该有30%~50%来源于新鲜肉类和大豆 。
综合起来,就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说的,建议每天摄入120~200g肉类,其中水产40~75g,禽肉畜肉40~75g,蛋类40~50g 。
反之,一味吃素,蛋白质摄入不足,就有可能引起疾病 。
到底应该怎么吃饭?
俗话说:“十指连心 。”其实,我们的体表感觉系统和内脏感觉系统区别很大 。手指被纸张划伤,会痛得厉害;而内脏,如肝脏,比较讲究“忍辱负重” 。因此,脂肪肝早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最多是右上腹(肝脏的位置)隐隐作痛 。
症状不明显,后果却可能很严重 。如果放着脂肪肝不管,肝脏的损伤逐步加重,有可能导致肝硬化 。
到了那个时候,不仅肝脏的功能出现问题,而且有可能连累其他地方 。比如说,影响免疫系统,进而引起感染;因为氨代谢受阻、氨在体内堆积,影响到大脑 。
不过,大家也不用特别焦虑 。医院里有一个判断体重是否超标的指标,叫做体重指数(BMI) 。
研究显示,只要BMI下降5%,脂肪对肝脏的影响便大为缓解;如果能下降10%,肝脏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跟健康人没有什么两样 。
BMI = 体重 (kg) / 身高² (m)
近年来的大规模调查显示,在营养上,中国人最大的问题不是吃不饱,而是吃得不均衡 。
今年年初,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一个小册子,其中列举了各种饮食不均衡的表现 。大家只要按照专家们的建议,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基本上就能高枕无忧了 。
生科医学|就挺离谱:我1米65、80斤 竟然有脂肪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