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秦半两、汉五铢和5角硬币,谁最重?

新华社南昌10月27日电 题:“涨知识”:秦半两、汉五铢和5角硬币 , 谁最重?
新华社采访人员袁慧晶
【“涨知识”:秦半两、汉五铢和5角硬币,谁最重?】“大秦雄风——秦始皇兵马俑展”正在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展出 , 这次展览让两位古代货币圈中的“大咖”成了楼上楼下的邻居 。 它们就是一南一北、本无缘相见的秦半两和汉五铢 。 两者的出现对中国货币制度有哪些影响?你也可以来猜一猜 , 秦半两、汉五铢和今天的5角硬币 , 谁最重?

“涨知识”:秦半两、汉五铢和5角硬币,谁最重?
文章图片

资料图片:秦半两(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提供)
先说共性 , 无论是秦半两 , 还是汉五铢 , 它们都是为巩固皇权、加强统治、稳定经济而制成 。
秦半两可谓是圈中的“大哥” 。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副馆长范丽君介绍说 , 秦始皇统一了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 其中规定 , 以外圆内方的半两钱为全国通行的货币 。 改币制为二等 , 其中 , 黄金为上币 , 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的铜币为下币 , 钱文“半两” , 供日常交易用 , 禁止民间私铸 。 至于重量 , 秦制半两为十二铢 , 相当于现在的8克左右 。

“涨知识”:秦半两、汉五铢和5角硬币,谁最重?
文章图片

资料图片:汉五铢(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提供)
秦半两的出现 , 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 , 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 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间 , 我国货币基本沿袭了这种方孔圆形的形制 , 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孔方兄” , 一直到清末民初 , 才被机制铜圆取代 。
秦朝灭亡后 , 汉初承秦制 , 仍铸行半两钱 。 但由于当时允许民间私铸钱币 , 造成了币制混乱 , 甚至出现了剪边半两、仅重1克的荚钱等钱币 , 致使经济一度混乱 。 直到汉武帝多次推行币制改革 , 在元狩五年收回铸币权 , 规定上林苑为铸币机构 , 开始铸造五铢钱 , 问题才得到解决 。
汉五铢再次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 。 西汉时期的五铢钱 , 枚重五铢 , 形制规整 , 铸造精良 。 范丽君说 , 海昏侯刘贺墓北藏椁的钱库中就出土了300万余枚五铢钱 , 堆积高度达1.8米 , 总重量达10余吨 。 这批五铢钱根据钱币上的记号特征、钱文字形字体、尺寸重量等 , 可细分为两百多个种类 。

“涨知识”:秦半两、汉五铢和5角硬币,谁最重?
文章图片

海昏侯刘贺墓北藏椁的钱库中出土的五铢钱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如果说秦半两奠定了钱币外圆内方的形制 , 那么汉五铢最大的贡献应该就是它的重量了 。 范丽君说 , “汉五铢”枚重约3克至4克 。 它既影响了此后中国历代的铸币 , 同时和国外很多通用货币的重量相当 。 这充分说明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流通需要是吻合的 。 令人称奇的是 , 时至今日 , 我们使用的五角硬币(3.8g)也在这个区间范围之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