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养成类节目”停播,综艺节目再度进入黄昏?

韩浩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9月07日 09 版)
“偶像养成类节目”把综艺竞争一度带进难以跳脱的泥坑里 。 现在“泥坑”没有了 , 失控的综艺制作 , 有望能再次回到正轨上来 。
随着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发布 , 以后各平台的“偶像养成类节目”不得播出 , 同时不能再播出的 , 还有明星子女参加的综艺娱乐及真人秀节目 。
明星子女过多地参加综艺真人秀 , 的确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不良影响 , 那么“偶像养成类节目”被停 , 会获得公众支持吗?从社交媒体的反应来看 , 大多数网友对此持赞同态度 。 从散发着青春气息、令人眼前一亮的综艺形式 , 发展到今天被明令禁止 , 偶像选秀节目何以到了这个地步?
在广电总局《通知》发出的几天前 , 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便宣布了“取消未来几年偶像选秀节目” , 作为《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等知名偶像选秀节目的出品方 , 爱奇艺这一做法被认为具有风向标作用 , 当时还有人猜测 , 其他平台会不会跟进 , 现在看来 , 各大卫视、网络平台是否响应已经不重要了 , 偶像选秀节目彻底退出娱乐舞台已成定局 。
这次《通知》提出的八项要求 , 其中有一些是老问题 , 比如明星片酬畸高、唯流量论、抵制违法失德明星等 , 之所以“不得播出偶像养成类节目”成为最引人关注的一个点 , 在于它雷厉风行地到达了执行层面——相比于控制明星片酬、反对唯流量论、管理违法失德艺人需要更严密的规则与标准 , 也需要复杂的参照对比体系 , “不得播出”这4个字简单直接、一目了然 , 不存在“阴阳合同”等幕后操作手段 , 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 这直接断掉了平台继续制作此类综艺的念头 。
综艺节目类型风格多种多样 , 《通知》仅对“偶像养成类节目”下达了“封杀令” , 客观上也表明 , 此类节目已成为制造各种娱乐乱象的“风暴中心” 。 回顾过去几年娱乐圈存在的“饭圈文化”“场外打投”“粉丝互撕”“诱导消费”等不良现象 , “偶像养成类节目”虽然不是源头 , 却将上述种种乱象演绎到了极致 。 从传出这类节目要被严控 , 到被“封杀” , 舆论的反应也证实 , 多数观众与网民 , 已经失去了对这类节目的兴趣 , 同时 , 对这类节目带来的干扰 , 也达到了忍耐的极限 。
“偶像养成类节目”之所以令人反感 , 其关键的点在于“养成”二字 。 “偶像养成”这一发源自日韩娱乐产业的商业模式 , 在本土化的过程中 , 没有纠正其存在的弄虚作假、洗脑教育等缺陷 , 反而在某些方面有无所不用其极之势 。 这类节目播出前后 , 通常会通过数据造假与商业炒作的方式 , 给娱乐圈与社交媒体造成很强的“污染” , 也带动其他娱乐产品产生了效仿思维 , 给人留下娱乐圈“乌烟瘴气”的印象 。 如果这类节目的消失 , 能换来综艺节目回归正常 , 乃至于娱乐圈回归“作品至上”的价值理念 , 也算得上“断臂求生” 。
“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天生缺陷 , 使得其制造出来的“偶像” , 是苍白无力的 , 一是缺乏健康的公众形象 , 二是没有创作的实力支撑 。 这类偶像“出道”之后 , 通常会在较短的时间内 , 被平台与渠道充分利用 , 压榨出全部商业价值 , 然后再用新一轮的选秀 , 进行“产品迭代” 。 也就是说 , 平台选出来的“偶像” , 也是被他们物化的对象 , 唯一的用途就是将其变成盈利工具 。 以“偶像养成”为节目要素的综艺选秀 , 因此都存在内容“空心化”的状况 。
有人担心“不得播出偶像养成类节目”会不会造成综艺萧条的后果 ,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 “偶像养成类节目”固然名声在外 , 但这一类型在庞大的综艺节目内容制作体量中占比并不算高 , 几大平台每年公布的综艺节目制作名单 , 通常多达二三十个 , 没了“偶像养成类节目” , 平台依然能够为观众提供大量其他类型风格的综艺 , 来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 。
“偶像养成类节目”停播之后 , 综艺节目会再一次进入“黄昏”吗?这要从17年前的《超级女声》说起 。 2004年 , 首届《超级女声》的举办 , 不但让选秀这一娱乐形式稳固地扎根于人心 , 也全面刷新了旧的综艺形态 , 一些诸如“复活”“场外投票”等设计 , 至今仍被不少综艺节目沿用 。
2006年 , 《超级女声》举办完第三届之后被叫停 , 理由主要集中于“助长追星陋习”“选手负面新闻不断”“沦为牟利工具” 。 当时 , 就有“选秀节目进入黄昏”的说法 , 但在2018年的《偶像练习生》《创造101》、2019年的《青春有你》等再度成为现象级节目时 , 选秀节目似乎又进入耀眼的“正午时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