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长期沉迷网络或引发功能性脑病,专家:早干预早治疗( 三 )


“现阶段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 。 ”杨奇伟表示 , 行为疗法是从条件反射理论衍生的治疗方法 , 对于治疗尤为有效 。 基于条件反射的规律 , 该方法通过网络情景和厌恶刺激反复结合 , 试图使患者达到对网络情景的厌恶 , 在患者减少上网行为时 , 治疗师要及时给予奖励 , 由此达到戒除行为与奖励之间的联结 。 而认知疗法主要适用于有一定自控能力的患者 。 该方法针对不同个体的知识体系、认知能力 , 通过科学事实或具体生动的案例 , 使患者认识到沉迷网络对个人身心的危害 , 从而建立更加健康、适应性的信念和认知 。 “从神经生理角度提高前额叶的抑制控制也成为近年的一个焦点 。 实时功能核磁共振神经反馈技术也被应用于治疗中 , 它可以控制患者的渴求 , 调节与抑制控制功能有关的脑区激活和相关行为表现 。 ”
“一位13岁男孩 , 每天除了上课 , 都在玩游戏 , 情况持续了有半年 。 男孩的父母平时工作忙 , 对孩子疏于照顾 , 孩子的自律性又没那么高 , 时间久了 , ‘游戏上瘾’就发生了 。 沟通后 , 孩子每天逐渐缩短玩游戏时间 , 并请家长尽量多的陪伴孩子 , 周末带孩子去户外游玩 。 ”耿德勤谈到曾经治疗的一个病例时表示 , “经过大约半年的调整 , 家长反馈 , 孩子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 所以解决沉迷网络的问题 , 绝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 ”
“预防往往比治疗更为重要 。 ”卢健军建议家长 , 要注意孩子的上网行为 , 每天要有足够的时间与青少年进行现实交流 , 给予心理上的满足 。 同时在电脑及手机上可以设置管理模式 , 减少孩子受到网络上不当信息的影响 。
杨奇伟认为 , 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 , 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 “家庭方面 , 家长应着力构建和睦的亲子关系 , 及时与孩子真诚沟通 , 了解其心理状态 , 帮助其解决现实中的困难;培养孩子除上网以外的其他爱好 , 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 。 学校方面 , 学校可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 设立心理健康热线 ,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和同伴压力 , 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 激发学生自我激励的力量 , 强化自我成长的内在动机 。 社会方面 ,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社会环境尤其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 , 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过滤 。 ”
“青少年自身也要正确认识网络 , 多参加户外活动 , 积极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 融入现实人际交往 。 当出现网络诱惑时 , 要及时抵制 , 提醒自己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 。 ”倪端宇说 。
【青少年长期沉迷网络或引发功能性脑病,专家:早干预早治疗】(本报采访人员 姚昆 本报通讯员 宋鸿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