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长期沉迷网络或引发功能性脑病,专家:早干预早治疗( 二 )


“人类前额叶高度发达 , 是我们自我调节、控制的神经基础 , 也是多巴胺神经环路的重要结构之一 。 研究发现 , 沉迷网络者前额叶与海马体和楔前叶的功能连接减弱 , 提示前额叶对学习记忆的调控作用减弱 , 导致其认知功能受损 。 脑成像研究还揭示 , 沉迷网络青少年的扣带回灰质密度低于常人 , 大脑的扣带回部位是我们监控认知冲突的重要部位 , 其灰质密度下降与其自我行为监控能力减弱相对应 。 ”杨奇伟补充道 。
“再玩一会儿”的背后不可忽视
“起床 , 打开手机短视频App , 手指不停刷动 , 一条接一条 , 吃饭时刷 , 空闲时刷 , 睡觉前也在刷......”这是山东省枣庄市15岁的小蕊(化名)暑期日常 。
“一天到晚就这样 , 像着了迷一样 , 经常到了半夜还是拿着手机看 , 有时吃饭都叫不动 。 ”小蕊妈妈廉女士坦言 , 虽然也劝说过 , 但得到的答复常是“再玩一会儿” 。
“网络沉迷高发人群多为12至18岁的青少年 , 以男性居多 。 一方面他们的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 , 理解判断力差 , 自控能力也比较差;另一方面他们处于青春期 ,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 寻求刺激、惊险和浪漫 , 以满足这个阶段的人生需求 。 ”卢健军说 。
杨奇伟表示 , 生物生存适应的关键任务是趋利避害 , 而多巴胺能奖赏通路是生物趋利避害的神经基础 , 人类也是借助于这个奖赏通路 , 在完成适应性行为的过程中 , 感受到身心愉悦 。 但人类的奖赏通路也可能会被误用于追逐纯粹享乐的短视行为中 , 如物质或网络依赖等行为 。 这些行为会快速激活多巴胺能奖赏通路 , 使人能快速体验到兴奋和愉悦 , 并不断推高多巴胺能奖赏通路的激活阈限 。 “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快速发育阶段 , 其大脑奖赏系统对网络的新奇刺激更为敏感 。 同时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脑区发育还未成熟 , 自控能力较差 , 无法合理控制上网时间 , 导致其成绩倒退、人际关系淡漠 。 这些结果给他们又造成巨大压力 , 使他们更需要借助网络来逃避现实生活 , 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 ”
此外 , 相较于成年人 , 设计越来越精美的网络游戏、精准推送的短视频、不断更新迭代的社交软件 , 让青少年更易陷入其中 。
“网络游戏或短视频的开发 , 要达到吸引更多青少年使用者的商业目的 , 必然要利用人类成瘾性机制 。 ”杨奇伟认为 , 多巴胺能奖赏通路是为我们进行各种行为活动提供动力的神经基础 , 沉迷网络行为形成的过程正是借助这个奖赏通路 。 开发者借助于青少年所喜爱的方式激活多巴胺能奖赏通路 , 如游戏过程中的成就感 , 短视频中的新奇感等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耿德勤则以Facebook为例解释 , 未读信息显示为小红点最初是Facebook设计的 , 而按照设想那个点本来应是蓝色的 , 更符合Facebook的整体色系 , 但最后其选择了红色 , 一种更激烈的触发性的颜色 。 “主要动机够强烈 , 任务足够简单 , 这种设计出来的触发机制就会迅速引发行为的发生 。 ”
“对于青少年个体来说 , 沉迷网络还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个体人格特质的影响 。 ”杨奇伟说 ,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沉迷网络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亲子关系 。 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让青少年感觉自己是被接纳的 , 是保护性因素;而家庭中长期的亲子冲突会使青少年感知到自己受到排斥 , 是危险性因素 。 学校环境中 , 学业成绩、师生和同伴关系会成为青少年的重要压力来源 , 当个体感觉难以应对这些压力时 , 更易采取以沉溺网络的方式来逃避现实 。 个体人格特质也会产生影响 , 消极情绪主导以及情绪不稳定的青少年更易沉迷网络 。
耿德勤认为 , 人际交往困难、缺乏社会支持同样会导致青少年沉迷网络 。 “有实证研究表明父母和子女的矛盾、与母亲分离等因素 , 显著地与沉迷网络行为成正相关 。 相反 , 保护性措施 , 如子女与父母交流的质量 , 以及积极的青春期发展 , 能有效降低沉迷网络的风险 。 ”
早干预早治疗 , 给予孩子足够关注
2018年 ,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中 , 游戏障碍被归入精神疾病的范畴 。 同年9月 ,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数据显示 , 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 , 我国的发病率已接近10% 。
一旦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 , 进而引发严重健康问题 , 该如何应对?卢健军提醒 , 要早干预、早治疗 ,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 。 如有相关症状出现 , 家长要引导限定上网时间 , 并采用心理治疗、行为认知治疗、生物物理治疗、饮食治疗等综合干预方法 。 对于情况较严重 , 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 , 应该在心理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