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售“三伏贴”乱象调查:真假难辨、分类混乱、暗藏风险( 五 )


陈云飞直言 , 在中医里 , 儿童被认为是纯阳之体 , 最大的特点是阳气充足 , 绝大多数的儿童不需要贴敷“三伏贴” 。 有些广告宣称“三伏贴”对儿童哮喘效果明显 , 也只限于阳虚患者 。 “人体构造复杂 , 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判断 , 并不是‘一贴通用’就能实现的 。 ”
【延伸阅读】
“三伏贴” , 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简称 , 亦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 , 属中医传统瘢痕灸疗法的一种 , 原理是将置有药物的敷贴覆盖在人体对应的穴位上 , 配合“三伏天”这一阳气最旺的时节 , 刺激穴位 , 达到相应效果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3年7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应用管理的通知》指出 , “三伏贴”主要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 也可用于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为临床特点 , 中医辨证为寒证的其他疾病 。
事实上 , “三伏贴”在中医学界被认为并没有明确的历史起源和实例记载 。 有观点认为 , “三伏贴”由“天灸”这一概念演化而来 。 天灸 , 主要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 。 唐朝孙思曾在《干金翼方》中率先提出这一词 。 宋朝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进而采用旱莲草外敷治疟 , 被视为“三伏贴”的雏形 。
陈云飞向澎湃新闻表示 , “三伏贴”背后的“冬病夏治”理念 , 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 。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内就有很多外敷丹方 , 可视为三伏贴的雏形 。 天灸 , 则是贴敷基础上发展出的另一种形式 , “到了清代 , 就出现了集大成者 。 ”
清代康熙年间 , 医家张璐在《张氏医通》里记载了在“夏月三伏中” , 用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共研为末 , 加入麝香 , 贴敷于肺俞、百劳等穴位治疗冷哮的方法——这被视为“三伏贴”形成的标志 。 目前 , 各大医院机构仍会选择具有发泡和温阳功效的药材 , 如生姜、白芥子、甘遂、细辛等 。
“三伏贴”也没有标准统一的配方和配比 , 就连同一家医疗机构 , 科室不同 , 选择的药物和配比也均不同 。 陈云飞解释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对“三伏贴”有药物选择范围 , 但没有明确具体的用药和配比 , “比如 , 有些医院会将生姜替代为大蒜 , 具有相似的特性 , 这是中医和西医最大的不同” 。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 , 此疗法对应的疾病种类从冷哮发展到整个肺系 , 适应于更多的阳虚病理 , 逐渐得到推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