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型|“脏辫”到底脏不脏?( 二 )



日本女子的“高岛田”发型
发型其实隐隐反映出整个文化的心理特征 。 便于打理的“辫” , 更适合机动的野外生活 , 束缚固定的“髷”则呈现出一种严谨精致 , 而形式灵活的“髻”体现文人仕女的审美 , 巨大华丽的朝鲜“加髢”则是辫发到了深宫内院中异化的“内卷模式” 。 这些都具体而微地体现了各种社会生活的状态 。
当一个社会产生了对发型的追求 , 随之而来的就是技艺的竞争 。 江户时期日本的商业社会发达 , 优秀的理发师能使妇女趋之若鹜 。 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丛林里 , 胡里族部落的男性在结婚之前都要花大量的心思美发 , 然后由擅长法术的假发师把自己的头发做成最精美的假发 , 装扮的欲望驱动着发型的激烈竞赛 。

胡里族部落男性的假发样式
发型就是政治
如果把毛绒蓬松的非裔卷发仔细放大观察 , 会发现最极致的自然卷是螺旋形旋转或者呈密集的锯齿形 。 卷发聚合成厚厚的绒毛可以用来塑形 , 或者把毛躁的头发编成不那么毛躁的辫子 , 并利用这些辫子创造图案 。 这是非裔卷发造型的基本诀窍 。
虽然非裔文化在世界各地看来颇为流行 , 但其实直发在许多非洲国家长期受到崇尚 , 假发或烫直头发在非洲是笔巨大的生意 。 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 例如在苏丹就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不再接受欧美与阿拉伯裔的“卷发鄙视链” , 学着拥抱自己天生的卷发 。
近年来 , 东非卢旺达许多青年在复兴传统发型“阿玛孙祖” 。 发型师利用毛茸茸的厚实卷发 , 塑造出在头上蜿蜒的峰棱——虽然是古老的发型 , 却有种科幻感 。 这种发型曾被比利时殖民当局压制而趋于消亡 , 现在代表着人们找回因殖民而断裂的文化遗产 。

卢旺达传统发型“阿玛孙祖”
相比非裔感受到的“发型殖民”是来自欧洲人较直的头发 , 北美原住民感受到的反而是长直发被剪去的创伤 。 好莱坞的西部电影 , 呈现了他们留着长发的经典形象 , 却未必诉说头发被剪去的悲剧 。 不久前 , 加拿大一所前原住民寄宿学校地下发现了215名儿童的遗骸 , 引起了媒体再度关注北美原住民的文化如何遭受破坏 。
北美原住民文化通常认为 , 头发代表着生命力 , 也代表着部落群体的身份识别 。 当年加拿大政府强制所有原住民儿童进入寄宿学校 , 凡入学都必须剪掉长发 , 这是消除原住民文化的第一步 。
当然 , 反对传统发型有时也代表进步的方向 。 在清末民初的中国 , 拥抱西式发型曾是革命的趋势;20世纪初越南的革命家潘周桢 , 也曾倡导“剪发运动” , 挑战“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 。 时代迈出的第一步 , 就在发丝之上 。

清末民初的剪辫运动
发型从来就是最切身的一种态度表达 , 也从来就是社会控制的角力场 。 或许可以说 , 头发就如同我们每个人随身携带的一种媒体 。
【发型|“脏辫”到底脏不脏?】(看世界杂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