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门票线上化率仅二成,预约旅游正从应急之策变为大势所趋

“预约这件事还是有好处的 , 疫情期间 , 有预约制度的话应该能更安全一些 。 ”“哪怕没有疫情我也会提前买好行程里的门票 , 因为排队的时间 , 足够我多逛一个景点了 。 ”……如今随着预约旅游在各大景区推广开 , 众多民众都感受到了其便利性 , 对比预约旅游推广前的假期 , 有的游客表示“我记得有一年赶上五一出去玩儿 , 光排队就排了40分钟 , 看着那密密麻麻的人就想打道回府了 , 真是起个大早 , 赶个晚集 。 ”
过去 , 预约旅游虽然在部分景点有所尝试 , 但覆盖范围尚不广泛 。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 , 预约旅游作为防控疫情的重要应急之策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 在这一过程后 , 预约旅游的独特优势逐渐凸显 , 作为“互联网+旅游”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 如今正与预约挂号、线上购票一样步入常态化 , 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出游模式 。

景区门票线上化率仅二成,预约旅游正从应急之策变为大势所趋
文章图片

预约旅游 , 不只是应急之策 , 更是大势所趋
经文化和旅游部测算 , 2021年“五一”假期 ,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 , 同比增长119.7% , 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 。 这意味着“五一”假期旅游人次已经超过了疫前同期水平 。
民众出游意愿的高涨 , 让不少景区陷入“人从众”模式 , “五一”期间#八达岭长城景区发布游客流量预警##杭州西湖断桥变人桥##西安兵马俑只见人头不见俑#等话题冲上热搜 。 预约旅游本质上是用数字化手段达成更好的供需匹配 , 其意义正在于通过限量、预约、错峰等手段调控旅游资源 , 平衡文旅产业供给端(景区)与需求端(游客) , 缓解假期出游“人从众”的问题 , 最终实现双方的共赢 。

景区门票线上化率仅二成,预约旅游正从应急之策变为大势所趋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预约旅游并不是新鲜事物 , 在旅游产业实践中早已有之 。 从2005年起 , 北京神舟国旅、国旅总社、众信旅游等就先后进行了积极探索 。 特别是近年来 , 在 “互联网+旅游”理念的主导下 , 预约旅游被进一步纵深推进 。 可以说 , 这是政策端、行业端、消费端共同作用的结果 。
从政策端来看 , 近几年密集出台的相关政策 , 从理念、目标、规范等维度为预约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 足见政府对于纵深推进这一新出游模式的决心 。
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就曾指出 , “推广景区门票预约制度 , 合理确定并严格执行最高日接待游客人数规模 。 到2022年 , 5A级国有景区全面实行门票预约制度” 。 2020年11月 ,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其中明确了在线预约预订、分时段预约游览等建设规范 , 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 , 国有旅游景区应于2021年底前全部提供在线预约预订服务 。 2021年4月 ,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再次强调出 , “推进预约、错峰、限量常态化技术研究 , 研发自主预约、智能游览、线上互动、资讯共享、安全防控等一体化服务和用户智能管理的综合平台” 。

景区门票线上化率仅二成,预约旅游正从应急之策变为大势所趋
文章图片

【景区门票线上化率仅二成,预约旅游正从应急之策变为大势所趋】6月6日 , 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 , 馆内实行实名制、全预约参观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刘颖 摄
从行业端来看 , 各大景区、相关旅游企业对于预约旅游的深入发展 , 既有信心也有动力 , 积极探索和布局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总经理李绍君对预约旅游带给景区数字化转型的助力感受颇深:“景区淡旺季非常不平衡 , 旺季很旺 , 淡季却‘吃不饱’ , 实行预约旅游后 , 景区可以动态掌握园内游客的变化趋势 , 提升游客游玩体验的同时 , 对景区内服务资源的调度也更加合理了 。 ”
谈到预约旅游的优势 , 西安博物院公共服务部的徐晶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得以使景区实现游客的科学导流 , 分时段可确保在园游客人数保持合理区间 。 二是可避免游客长时间排队换票 , 凡成功预约的游客只需在预约时段持本人身份证即可无接触式入园 。 三是预约数据为品质服务锦上添花 。 预约数据在游客和景区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 , 形成强烈互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