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象群一路北迁,带队的竟是她!

▲6月4日11时36分 ,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无人机监测任务分队监测到亚洲象群在法古甸附近走出山林觅食 。
截至6月4日17时 , 北迁象群向西南迁移6.6公里 , 持续在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活动 , 人象平安 。
为做好布防工作 , 现场指挥部勘察象群活动轨迹 , 密切关注象群性情变化 , 提前研判迁移线路 , 依托山势走向、道路和村庄分布 , 辅助沿途投喂象食 , 诱导象群向西、向南前进 。 同时协调临近县、市、区提前发布预警 , 进村入户开展亚洲象防范常识宣传 , 做好防控准备 , 确保人象安全 。
当日共投入应急处置人员及警力630人 , 出动渣土车等工程车103辆、其他各类应急车辆40辆、无人机14架 , 设置堵卡点4个 , 劝返车辆530余辆次 , 疏散群众135户464余人 , 储备象食15.5吨 , 投喂2吨 。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谢屹认为 , 云南在对北迁象群的应急防控和处置过程中 , 多部门联动、跨学科协同 , 优先采取一些柔性措施 , 尽可能减少了对亚洲象的干扰和负面影响 。
象群一路北迁
带队的竟然是她
“两头大象为何离群返回?”
“小象掉队多时如何跟上队伍?”
6月2日 , 采访人员采访了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云南林业与草原科学院教授杨宇明 。 杨宇明表示 , 亚洲象一直有季节性迁徙的习性 , 主动适应环境是一种本能 , 保护亚洲象最重要的是基于科学依据 , 解决现实问题 , 浪漫化、娱乐化的看待大象北迁事件 , 不利于深层次问题的解决 。

揭秘!象群一路北迁,带队的竟是她!
文章图片

象群为何
会 北迁?
亚洲象有迁徙漫游的行为 。 亚洲象每天要消耗大量的食物 , 如果停留在某个地方不动 , 它们周边的食物就会很快被吃个精光 。 为了得到充足的食物 , 使生境能够获得可持续利用 , 亚洲象采取了不断迁徙的策略 ,
习惯在一个地方吃一点 , 然后迁徙到另一个地方再吃一点 。
亚洲象生活栖息的地方往往雨量充沛 , 湿热条件好 , 是植物生长繁茂的热带地区 。 当亚洲象重新回到曾采食过的地方时 , 这里的植物就又长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 能供采食了 。 亚洲象为了寻找食物、水源和硝塘需要不停地迁徙 , 这种迁徙活动也存在一定季节性节律 。
对象群这次一直向北的长距离迁移 , 杨宇明
教授表示 , 目前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要千方百计地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同时要认真研究如何引导这15头大象回到原来的栖息地 , 那里是最适宜它们栖息的地方 。 但要注意的是 , 亚洲象一直有季节性迁徙的习性 , 夏季往高处走 , 冬季往低处走 , 这是它们主动适应环境的一种本能 。 “所以 , 保护亚洲象生存 , 一是要解决它们的食物问题 , 二是要有合适的生存环境 。 ”

揭秘!象群一路北迁,带队的竟是她!
文章图片

是谁在做出决策?
在迁徙中 , 象群中有两头成年公象并未随大队伍继续行走 , 而是选择返回普洱市墨江县境内 。
“母象始终是领队的 , 要呵护小象 , 母象的责任心更强 , 这是母性的本能 。 但公象不一样 , 它首先关注自己 , 当它觉得往北走不是适宜它栖息的范围了 , 就会选择折返 , 这是它们的本能 。 ”
据悉 , 亚洲象喜群居生活 , 每群数头或数十头不等 。 象群由“女家长”——年长的雌象带领 , 成员包括母象及其姐妹和未成年象 , 一个象群是由一些有着血缘关系的个体组成的 。
象群的行止、饮食和休息都由“女家长”决策 , 它负责象群的安全 , 决定何时进攻 , 何时退却 。
“女家长”一直会统治到死亡的时候 , 然后由另一头年老的母象顶替它的位置 。 如果象群中一头象生病或受伤 , 会得到家庭其他成员的照顾和帮助 。 这样有组织的社群活动 , 有利于象群相互协作、协同采食、共同防御 。 雄象性成熟后会离开象群自己独处 , 只有交配季节才加入象群 。

揭秘!象群一路北迁,带队的竟是她!
文章图片

它是如何找回来的?
小象为什么能够找到象群?杨宇明教授告诉采访人员 , 这次在玉溪峨山县喝醉掉队的小象 , 此后依然能找到象群 , 主要是因为亚洲象的嗅觉非常灵敏 。 “
【揭秘!象群一路北迁,带队的竟是她!】小象出生下来 , 母体的味道 , 就已经有了记忆 , 即便隔着几十公里 , 它们也能凭借灵敏的嗅觉 , 找到象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