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特大城市女多男少:城市治理该如何适应“她城市”
最近出炉的“七普”数据显示 , 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人 。 与男多女少“大形势”形成反差的是 , 15个特大城市的统计年鉴“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个共性:女多男少 。 这15个城市不但包括了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 , 还包括了成都、南京、杭州等城市 。
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 , 作家王安忆在《男人和女人 , 女人和城市》一文中曾说过:城市作为一个人造的自然 , 远较乡村适合女性生存 。 在城市中 , 女性得以摆脱农业社会的限制 , 可以充分发挥女性的灵巧和智慧 。
这也道出了某些城市出现“性别倒挂”现象的一些原因 。 大城市服务业发达、繁荣 , 女性就业机会更多 , 比如销售行业、教育行业等都需要大量的女性 , 这些岗位与女性更有亲和力、执行力与善于沟通的特点相吻合 。 有研究表明 , 女生在男生传统上领先的理工科中也具有很大的赶超潜力 。
从婚恋、安家上来说 , 很多男性到了一定年龄之后 , 因买房、安家等问题 , 会离开大城市到中小城市 , 以此降低生活成本 。 相对而言 , 女性在这方面的压力要小一些 , 这也在客观上造成大城市女多男少 。
我认为更关键的原因在于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 。 201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统计监测报告显示 , 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10年的26.5%快速提高到2018年的48.1% 。 2019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研究生人数为144.8万人 , 占全部研究生的比重达到50.6% 。 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升 , 强化了女性对职场地位稳定和上升的期待 , 而这恰恰是大城市才能够满足的 。
既然如此 , 如何适应“她城市”便成为城市治理一道绕不开的题 。 不必讳言 , 我们现在的许多城市貌似对女性并不是那么友好 。
职场上经常会面临“生育”与“升职”的单项选择题;妈妈们在一些公共场合很难看到母婴室;女士厕所前经常排长队 , 还要面临在女厕碰到“小异性”的尴尬等 。
独居女性可能更难一些 。 今年年初 , 北京一名独居女生被困浴室30多个小时 , 最后靠着敲击厕所管道被楼下邻居注意到才获救 , 让人唏嘘不已 。 而这样的事件不是第一起 , 应该也不会是最后一起 , 独居的不便也不限于此 。
作为一名在省会城市独居的女性 , 我不敢轻易让自己生病 , 因为可能到时连医院都去不了;洗澡不敢锁门怕万一出事打不开……总之 , 少了那么一点安全感 。 可能有人会说 , 既然独居这么不方便 , 为什么不结婚、不合租……我想说的是 , 难道多些安全感的方法 , 只能靠与他人“互相取暖”?
一座以安全文明为基础的现代都市 , 应该给予城市中所有人免于恐惧的自由 , 这种给予应当与性别无关 , 与年龄无关 , 与地域无关 。 一个城市治理者有责任与义务正视问题 , 补齐短板 , 让所有人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美好 。
比如 , 制定有效举措 , 让育龄女性不再被企业视为“累赘” 。 虽然法律有相关规定 , 但如何做得更有温度考验着管理智慧 。 或许可以考虑 , 对消除女性生育后顾之忧的企业 , 提供一定的税费优惠等鼓励政策 。
比如 , 参照对独居老人的照顾模式 , 根据独居青年的实际需求 , 多提供一些保障 , 让她(他)们在紧急时刻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帮助 。
这并非矫情 , 也不是“太敏感” 。 既然女多男少是城市发展的客观事实 , 那城市就要未雨绸缪学会如何“讨好”女性 , 为女性提供更多机会与保障 。 “她”好了 , 城市才会更好 , 城市发展才能获得更多动力 。
还是那句话:人 , 才是一座城市最宝贵的资源 。 有人 , 城市才有未来 。
(原题为《15个特大城市女多男少 怎么适应“她城市”》)
【15个特大城市女多男少:城市治理该如何适应“她城市”】(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
- 食物|今天是世界讨厌香菜日!全球每100人有15个不喜欢香菜
- 海底捞|海底捞被曝私下给顾客打标签 官方回应:明确禁止备注体貌特征
- 特斯拉|特斯拉四连跌!马斯克难受 财富一天缩水133亿美元
- 特斯拉|中美智能化博弈 特斯拉失守!国产新车小鹏P5险胜Model 3
- 特斯拉|再度抨击美官方无视特斯拉!马斯克表态:若被邀请 他不会乱说话
- 海底捞|曝海底捞给顾客打体貌特征标签 客服:内部制度、不支持修改
- 智能手机|网友分享手机简易“防盗”秘技 设置特别通信录引发热议
- 特斯拉|特斯拉取消雷达 车主“幽灵刹车”投诉猛增3000%!美国监管介入
- 特斯拉|600万粉汽车大V吐槽特斯拉被抄袭:她还没我好看
- 东风风神|帅过本田思域、力压传祺影豹 东风风神奕炫MAX特别版上市:11.7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