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App控制全球18万个网络摄像头!万名会员付费偷窥隐私“直播”( 二 )


采访人员采访了解到 , 目前 , 类似隐私摄像头破解等以黑客类犯罪为前端的涉网犯罪 , 产业化特征明显 。 该案一审法官、朝阳法院法官王杨告诉采访人员 , 当前网络犯罪已成产业化 , 如果某些不法分子想从事网络黑灰产 , 他所做的只是在一些网站上发布需求信息 , 就会有散落在各地的人提供包括黑客破解、“黑网站”架设、推广引流乃至客服人员等 , 每一个步骤都有人去实施 。
齐动手——重拳打击 , 构建立体防御体系
根据百度去年发布的《2020网络黑灰产犯罪研究报告》 , 网络犯罪将会是未来十年全球显著的风险之一 , 同时黑灰产犯罪即将进入AI时代 , AI安全也将成为各行各业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 。
报告建议 , 通过司法与行政部门联动、政府与企业共治共享、强化黑灰产宣传教育的方式 , 积极灵活地发挥社会各主体的优势力量 , 群策群力 , 共同重拳打击网络犯罪黑灰产生态 , 真正做到源头治理 , 维护网络社会秩序 。
北京师范大学刑法所副所长彭新林认为 , 各部门应联合行动 , 加大对利用物联网设备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 在鼓励创新发展的同时加强行业监督和指导 。 网民也要增强安全意识 , 强化安全防护措施 , 发现黑客违法犯罪线索后要及时举报 。
受访人士同时指出 , 企业要重视办公环境网络安全 , 定期检查摄像头等设备 , 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 同时要重视对员工的网络安全培训 , 并在设备生命周期内做好软件、系统的漏洞修复、安全更新等运维工作 。 此外 , 网民对网络社交平台的账号、密码尽量采取分类管理 , 针对各个平台使用不同的密码 , 且尽量使用高强度的密码 , 还要经常性地更新重要网络平台的密码 。
采访人员:鲁畅、吴文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