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名菜”带你体验民国老菜单里的雅席粤宴

12月30日晚 , 一席名为“消失的名菜”的雅席粤宴在中国大酒店再现了民国老菜单上的广府宴席 。 “消失的名菜”项目由广州博物馆与中国大酒店携手策划 。
这是广州博物馆与餐饮界的首次跨界合作 , 实现文化、旅游和美食的相互融合 , 团队以“绣花功夫”复刻民国老菜单 , 为市民带来尝得到的民国历史风味 。
“消失的名菜”带你体验民国老菜单里的雅席粤宴文章插图
“消失的名菜”宴席菜单
“策划该项目的初衷始于我们对馆藏民国老菜单的研究 。 ”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朱晓秋向采访人员介绍 , 尽管国内其他博物馆也曾尝试复刻汉唐时期的宴席 , 但因年代过于久远 , 复刻难度较大 。 相较而言 , 民国时期的菜单能够寻找到更多史料的支持 。
通过其馆藏的上世纪20年代民国早期的菜单可以发现 , 当时菜单上的菜式、价格都与现在有很大不同 。 通常 , 那时的酒家会提供两种不同的菜单 , 一种用于普通食客的点餐 , 另一种则是为宴席专门设计的菜单 。
“消失的名菜”带你体验民国老菜单里的雅席粤宴文章插图
民国时期广州本地酒家华南酒家旧菜单
为了更加真实地还原当年的菜品风味 , 项目团队向多位粤菜泰斗等餐饮界权威求教 , 并广泛搜罗历史文献、挖掘菜品背后的典故 。 此外 , 团队还多次访谈粤菜名家 , 整理其珍贵的口述资料 。
“在我们进行口述历史收集的过程中 , 采访了一位98岁的粤菜大师 。 他曾经按照类似的菜单制作菜品 , 因此他看到我们馆藏的菜单会有感觉 。 ”朱晓秋说 , 借助口述的方式进行传承以获得比较真实的还原 , 让馆藏的文物真正活起来 , 让大众能够亲自品尝到民国时期的佳肴 , 而非仅仅是陈列在博物馆中的一张菜单 , 从而让历史真正“活”起来 。
“消失的名菜”带你体验民国老菜单里的雅席粤宴文章插图
酒店中餐行政总厨徐锦辉介绍“消失的名菜”创作过程
酒店中餐行政总厨徐锦辉向采访人员介绍 , 本次还原的宴席以满汉全席的制式进行构思 , 经过团队不断地研究尝试 , 尽量还原民国时期粤菜的兴旺 。
通过这个项目 , 许多鲜为人知的传统制作工艺流程得到传承 。 “以煎明虾碌为例 , 现在许多年轻厨师并不清楚制作前期包含七道工序 。 ”徐锦辉说 。
“消失的名菜”带你体验民国老菜单里的雅席粤宴文章插图
民国时期旧菜谱中“江南百花鸡”的制法
除此以外 , 中国大酒店更别出心裁 , 以广彩这一本土传统非遗技艺与“消失的名菜”宴席菜单相结合 , 匠心设计文创作品“广彩碟菜单” , 打造富有岭南特色的新文创 。
“消失的名菜”带你体验民国老菜单里的雅席粤宴文章插图
四热荤
宴席菜单上 , 民国时期广州四大酒家文园享誉羊城的招牌名菜“江南百花鸡”、集中体现粤菜“绣花”功夫的“金银鸡蛋糕”、寓意明清羊城八景之一的“菠萝浴日”等一道道广府名菜 , “二京果”“四热荤”“六大碗”“七寸”“九寸”等民国粤筵规制和程式 , 都体现着传统粤菜的文化意涵 。
“消失的名菜”带你体验民国老菜单里的雅席粤宴文章插图
收藏家张智向广州博物馆捐赠民国餐饮资料
活动上 , 收藏家张智向广州博物馆捐赠珍贵的民国餐饮资料 , 为研究还原当时的菜品制式提供了珍贵的线索和参考 。
据悉 , 已完成研发的“消失的名菜”将在中国大酒店长期推出 , 菜式也将不断推新 。 凭广州博物馆门票到中国大酒店消费可获得特别折扣 。 同时 , 广州博物馆内也将同步设置“消失的名菜”推广点 , 定期开展现场试吃活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