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医圣”影响亚欧600年

在中东、中亚乃至更广范围内 , 伊本·西那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生于中世纪的这位伟人 , 精通文理双科 , 不但是著名的哲学家、诗人、自然科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 而且还是造诣深厚、医术精湛、著述颇丰的大医学家 。
“中东医圣”影响亚欧600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伊本·西那是阿拉伯名字 , 也译作伊本·西纳 , 或伊本·西拿 。在希伯来文中 , 被称为阿维·西那(Aven Sina) , 由此演变成拉丁语的阿维森纳(Avicenna) 。所以 , 在西方 , 阿维森纳远比伊本·西那更常用 。
公元980年8月 , 伊本·西那生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第三大城市布哈拉城附近的阿夫沙纳镇 , 布哈拉是当时萨曼王朝的首都 , 伊本·西那便在那里接受了中小学教育 , 因聪颖伶俐和学业优异而获得“神童”称号 。10岁时 , 就能背诵《古兰经》和许多波斯优秀诗歌 。十五六岁时 , 伊本·西那已经系统学习了古代哲学、几何学、自然科学和医学 , 并且触类旁通 , 尤其对医学、哲学最感兴趣 。
有一次 , 萨曼王朝的一位苏丹(国王)身患重病 , 多方治疗仍不见效 , 最后病情呈恶化趋势 , 连医生都放弃了继续治疗的希望 , 年仅18岁的伊本·西那却主动请缨 , 结果手到病除 , 治好了苏丹的病 。从此 , 他获得“御医”的殊荣 。凭着这个名号 , 伊本·西那得到特许 , 可以自由出入宫廷藏书楼 。这项特权使伊本·西那如鱼得水 , 他曾说:“图书馆中那些落满尘埃的古书 , 要比黄金钻石更具有光泽 。”他30岁时 , 由于政治原因逃至波斯 。
伊本·西那在波斯住过好几个地方 , 后来定居哈马丹教学 , 并开始撰写他的医学巨著《医典》 。在哈马丹 , 伊本·西那还因为治好了哈马丹苏丹的疾病 , 被任命为大臣 。他在办公之余 , 仍专注于医学和各类科学研究 , 并到处行医积累了丰富的治病和临床经验 。在苏丹驾崩、嗣子继位后 , 伊本·西那由于人事纷争被关进大牢 , 即便身陷囹圄 , 他依然坚持每天阅读、学习 。直到后来一位名叫阿布·查发尔的王子率军队攻陷哈马丹首府 , 伊本·西那才得以获释 , 又一次被任命为“御医” 。
不久 , 伊本·西那搬到更大的城市伊斯法罕居住 。在伊斯法罕的宫廷中 , 伊本·西那衣食无忧 , 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从事医学、哲学等科学活动 。他还创立了针对大众的医院 , 并与学者们举行科学讨论会 , 忙得不亦乐乎 。
在伊斯法罕 , 博学多才的伊本·西那完成了医学巨著《医典》 , 全书大约100万字 , 洋洋洒洒分5大卷 , 内容极其浩瀚丰富 , 涉及医学概论、生理学、病理学、诊断治疗方法、处方学等 , 也是医学史上最著名的一本医药学百科全书 。《医典》问世后 , 被世界医学界奉为“医学经典”而风靡数百年 , 在12~18世纪的600年间 , 成为亚欧广大地区的主要医学教科书和参考书 , 伊本·西那因此被誉为“中东医圣”和“阿拉伯医学王子” 。
伊本·西那白天从事政治活动 , 夜间还进行科学研究 , 甚至通宵达旦 , 导致身体过于透支 , 终于不幸染疾 , 卧床不起 。家人和朋友们曾多方劝他 , 希望他劳逸结合 , 注意休息 , 然而 , 伊本·西那却说:“我宁愿过宽广而短促的一生 , 而不愿过狭隘而漫长的一生 。”
最终 , 伊本·西那于1037年6月21日不幸去世 , 年仅57岁 , 被葬在伊朗西部哈马丹附近的一大片棕榈树间 。关于伊本·西那过早离世的原因 , 也有一些其他声音 。阿拉伯史书说 , 伊本·西那性格开朗豪爽 , 甚至狂放轻慢、乐观自负 , 他对美女和美酒的嗜好 , 丝毫不亚于他对医学和学术的喜欢 。据称 , 他每天晚上授课结束后 , 无论多晚 , 都要邀集学生和演员、歌姬宴饮作乐 , 直到东方既白方才散去 。这种随意轻放的生活 , 也可能是造成他身体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 。在临终的病塌上 , 伊本·西那似乎对自己的率性而为和不良嗜欲有所忏悔 , 他闭门谢客 , 遣散了所有仆人 , 把全部财产施舍给贫民 , 并每隔三天请人给他诵读一遍《古兰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