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赶大集|温故 | a8200

一过元旦,家家户户又要开始准备采买年货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买年货需要在固定的日子跑老远的路去赶集。集市上,吃的、穿的、用的一应俱全,人山人海的景象如同过年一般热闹。
京郊赶集似过年
赶集是京郊的传统。京郊集市各具特色,有大有小,其中不乏具有百年历史的老集。京北最大的集市——靠山集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农历逢二、逢七开集,周边几十公里外的村民都汇聚而来,集市上山货、干果、小吃、特产、水产、服装等一应俱全,一次购买的货物可以用一周到半个月。而房山的长沟大集也有500年的历史,当地老人说,旧时房山乡下没有商店,一个村子有一两个小铺卖些油盐酱醋,大部分东西都靠去集上买卖,赶集可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2016年1月19日《北京日报》8版,《百里赶集寻找老“年味儿”》)
 热热闹闹赶大集|温故 | a8200
文章插图
上世纪80年代,大兴农民在集市上买东西。叶用才/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社会购买力提高,人们对日用生活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此,国家要求商业部门积极组织和指导农村集市贸易,活跃农村经济。在这个大政策下,农村集市逐渐繁荣。
 热热闹闹赶大集|温故 | a8200
文章插图
1962年1月6日,《北京日报》3版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北京人回忆,农村集市通常是定期举办,每次赶集,就像过年一般热闹。本报1962年1月6日3版刊发的时调《爷儿俩赶集》有这样生动的描述:爷儿俩进集看不暇,人山人海,闹闹喳喳,东街是贸易栈,门口挂牌价,西街是供销社,百货样儿杂,小伙买年画,姑娘选花袜,老婆儿办年货……不难看出,当时的集市十分红火,吃的、穿的、用的,卖什么的都有。
 热热闹闹赶大集|温故 | a8200
文章插图
1963年2月15日,《北京日报》2版
为了方便人们购买和修理用品,各郊区县组织手工业者赶集,活跃物资交流。据本报1963年2月15日2版《平谷组织手工业者赶集》报道,当时平谷曾分片组织分散在农村的手工业者在城关、峪口、靠山集等五大集镇出售产品,承揽修理业务。之前农民要买能当小斧子用的名牌山镰刀、独乐河的山镐等农具,得跑很远的路。这些手工业者上集以后,农民可以任意挑选,如果需要特殊规格的,还可以在集上订货、集下取货,方便多了。
 热热闹闹赶大集|温故 | a8200
文章插图
1963年10月18日,《北京日报》2版
商业部门还根据农村实际需要积极调运日用工业品,源源不断运往农村,再由各郊区供销社通过农村集市等多种形式进行销售。1963年,平谷县供销社的各个基层社成立了流动下乡收售小组,9月的17天中,下乡赶集80多次。(1963年10月18日《北京日报》2版,《工业品源源下乡供应秋后旺季市场》)
 热热闹闹赶大集|温故 | a8200
文章插图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曾经的大集功能逐渐被商场、超市和便利店所取代,但在京郊的一些山村里,至今仍有一些集市定期开市,吸引着人们去体会赶集的味道。
集贸市场退路进店
由于历史原因,集贸市场一度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城乡集贸市场陆续出现。
1979年,首批31个集贸市场在8个区最先办起来。只是当时虽然叫作“市场”,实际上就是圈一块地,排两行人,货物往地上、筐内、车中一摆。红桥市场便是其一。
 热热闹闹赶大集|温故 | a8200
文章插图
1979年,红火的北太平庄农贸市场一角。胡敦志/摄
早先,来自京郊的二三十个农民自发地聚集在法华寺街,开始卖一些蔬菜和鸡蛋,这就是红桥市场的雏形。几个月后,摊贩越聚越多,法华寺街容纳不下了,于是移至不远处的磁器口大街。不久,磁器口大街又摊满为患,附近居民反映市场脏乱差、堵塞交通、噪音扰民。1980年,有关部门将其迁往天坛公园墙外便道。此后几年,占路为市的红桥市场买卖越做越好,成了北京知名的“马路市场”。(1995年1月29日《北京日报》1版,《红桥纪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