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开了一整天的会,却想不起来会议重点讲了些什么?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女朋友生气不理你,却不知道讲些什么逗女朋友开心?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想写一篇文章,却找不到素材无从下手?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觉得每天的工作特别枯燥,生活中没有任何乐趣可言?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把笔记根据类型分成几个本子,但有时候却不知道该使用哪个本子或者想不起想要的内容在哪个本子里面?在这个信息高速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成千上万的信息,可自己明明刷了很久的手机,看了很多篇视频和文章,为什么当我们和别人交谈或者写作的时候,却什么也回想不起来呢?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直到我看到奥野宣之所写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我才找到了答案,书中从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破题,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数据库,给予原创灵感充分发酵的空间。如果你也有类似这样的烦恼,那我推荐你看看奥野宣之的这本《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书中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事情都难以坚持,而知识生产也是一样,以往以分类整理为基础的整理方法对于学者和采访人员来说也许是必要的工作,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却是不太适合。因为此种方法最初看上去可行性很高,可一旦年久日长信息积累的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变得越来越难处理,我们不仅无法从笔记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就连对新信息的收集也会变得无处可放。那么有没有一种既简单又适合我们普通人使用的信息整理方法呢?答案当然是有的,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就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笔记法。“一元化笔记法”,因其简单,无压力,自由度高等优点获得了无数人的喜爱,我们只需要遵守三个原则,就能解决一直以来让我们伤脑筋的知识生产活动中的问题,采用这个方法不仅在工作中可以有效的整理信息,就连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出色的进行知识生产活动,而且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商务人士,同样也适合学生、家庭主妇和自由职业者等,只需一个笔记本,我们就能够记录关于工作、电影、旅行、感悟等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信息。《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是日本作家奥野宣之成名作《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姐妹篇,作者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工作数十年来一直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其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广受欢迎。《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便是由他多年来记录笔记的经验整理而成,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利用最简单的笔记本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和整理信息,如何通过一系列简单实用的笔记小技巧,提高我们的记录效率,发动头脑风暴,营造创作氛围,调整日常心情,让每一天都过得更有含金量。作者将笔记促进创意生成的过程分为收集、咀嚼、发酵、顿悟和具体化五个步骤,并针对前三个步骤提供了大量切实好用的笔记技巧。
文章插图
在我看来,想要通过日常习惯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重点做好这三个方面:信息收集,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活用信息,邂逅创意的火花、定期复盘,成就理想人生。一、信息收集,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足够的素材储备是我们打造个人知识体系的基础,只有打好素材这层地基,我们在与人交谈或写作中方能言之有物,滔滔不绝。作者针对信息的收集创造出简洁好用的“一元笔记法”,只需掌握以下三个规则,任何人都可以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1、一元化2、时序化 3、索引化其实这三个规则很简单也很好理解,简单的说就是我们摒弃以往将信息分类整理的方法,将所有信息根据时间的顺序依次记录在同一个笔记本内。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需要准备几个笔记本,记录信息的时候也不需要考虑该信息是属于那个类型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有任何压力。同理,当我们返回来调取信息的时候也同样会有这样的感悟,相信我们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记得自己曾经在笔记本上记录过某个信息,但是当我们真正需要使用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记录在哪个本子里面,而使用一元笔记法就完全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我们所有的信息都是记录在这一个笔记本内,只需要我们根据大概的时间就能够迅速找到想要的信息。有些人可能会说,一个笔记本顶多记录几个月的信息内容,那么五年十年以后随着笔记本数量的增加,容易会出现难以寻找的情况。这里就需要用到作者介绍的第三个规则:索引化,顾名思义,索引化就是对我们的笔记本内容提取关键词编制目录。所谓“索引”,并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寻找信息的线索,这就好比我们阅读的时候会根据书籍的目录来寻找自己喜欢的章节一样,准确的索引能指引我们快速的找到信息。在阅读《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之前,我一直认为:“我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并没有什么值得记录的趣事”。即便是掌握了一元笔记法的规则,也不知道纪录些什么。不用担心,并不是只有我们会这样,作者当年也有这样的疑问,并且在书中详细的介绍了该疑问的解决办法:作者首先从自己的工作出发,将工作内容逐条写下,将买下的书的腰封和衣服的标签贴在笔记本里这些事情开始。即便只是一些简单的日常琐事,当我们日后重读的时候仍然会想起自己在某个时期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其实除了这些我们还有很多方面可以记录,比如:1、记录和家人的交谈、透过窗户可以看见的风景、隔壁人家的声响等内容。2、对饭菜和睡眠时间的记录3、对一天工作内容的记录4、散步时的快照5、收到的特产的说明书6、画出路线的地图7、观看电影后的感悟8、书籍中的心动句子或段落9、会议中的记录10、根据自己的直觉,把有趣的、炫酷的、美丽的、可爱的、想要的、想尝试的、能让工作生活更方便的事务和想去的地点不断的记录在笔记本上。关键的是,要记录从浩瀚广博的信息中收集能让我们眼前一亮的东西。我们要做的是不把他们当做极其普遍的事务忽略,而是带着兴趣去了解和接受,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总是觉得这和自己的工作无关,或者这个人和自己完全没有关系,或者外国的事你不在乎,对身边的发生的事都毫不关心,毫不在乎,以这种方法割断这些事务与自己的联系,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狭窄。二、活用信息,邂逅创意的火花为什么有的人看完一本书收获满满,而你看完后却什么也没记住,对生活没有一点点改变?究其原因,或许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对书中的信息吸收消化,未将书中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如何使自己通过记录的信息获得成长,获得收获,作者在书中提供的解决办法是对信息进行“知识生产”,知识生产是指人们通过脑力劳动创造出新信息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让大脑运转起来,用人们知晓的形式提出某些新的事物—信息、创意。而知识生产并不是天生就会的,我们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掌握其中的奥秘,创意也并不是创造一个全新的事物,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以此来达到出人意料的结果。比如:1、尝试对既有实物进行出人意料的组合2、将既有实物用于意料之外的地方3、在意外的情况下活用既有事物创意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孕育出来的,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只要出人意料,什么内容都可以。我们要达到的效果,是让人们感到“原来还有这招啊”“这样做的话比想象中方便啊”“比预想中要好吃”,从而感动人们。除了对原有元素的组合,作者还介绍了创意生成的五个步骤:步骤一:收集——积累常识与作为研究课题的知识步骤二:咀嚼——阅读、回想、深入思考积累的信息步骤三:发酵——脱离课题,在潜意识层面思考步骤四:顿悟——创意的诞生,突然之间惊呼“明白了”“找到了”步骤五:具体化——将创意化为成果同一个信息,在善于知识生产和不善于知识生产的人面前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比如前段时间看到土豆老师在写作群里向我们介绍她发布微头条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有人凌晨两三点的时候扫码加入了土豆老师的写作群,并在群里发布减肥药的广告,刚开始还以为是别人为了赚钱熬夜发广告,后来经过和朋友的一翻讨论,发现竟然是广告机器的杰作。老师将这段有趣的经历整理成文字发布在头条上既让广大网友了解了广告背后的真相,又获得了头条的收益,可谓是利人利己。而反过来说,当时在群里看到该信息的有一百多人,为什么其他人没有去深究信息背后的故事,没有通过该信息为自己带来收获呢?这就是知识生产的力量,只要我们善于活用身边的素材,任何一点小事都可以成为知识生产的原材料。三、定期复盘,成就理想人生收集和整理好信息后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定期复盘,当无数的信息汇集在一起后,眼前的一本本笔记本不仅是个人的数据管理库,更是我们某段人生真实写照。通过定期复盘笔记本内的信息,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在某个时间段做了什么,喜欢什么,有哪些感悟,和现在有哪些区别等等。在一次又一次的复盘后我们会更加清楚的看到自己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善等等。一个人成长的速度取决于是否具备自我思考的能力,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定期的复盘同样可以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自己。就拿我这几年的记账习惯来说,刚开始没有记账的时候,只知道自己口袋里面的钱花完了,到年尾看着所剩无几的工资,怎么也想不出钱都花在了哪些地方。但自从记账后我可以通过记账软件随时查看自己某个月花了多少钱,一年中花钱最多的是什么,这样在下一年计划的时候就可以在某些不是必须要支出的项目上稍微克制一点,提前做好预算。一元笔记法的复盘相比记账的复盘更加具备优越性,因为笔记的内容不仅包括了工作的内容,还涉及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今天你复盘了吗?《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明确指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一元笔记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创造出别具一格精彩人生。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单是通过手机浏览的碎片化信息就不计其数,加上各方面的思绪想法更是数不胜数。如果不对信息加以整理,到头来只会是转眼即逝,等到需要使用素材的时候又不知从何入手。嗨,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我是你们的小可爱。好了,喜欢的关注我不迷路哦
推荐阅读
- 水帘洞原来的主人是谁,原来孙悟空一直被蒙在鼓里
- 收藏钧窑入门很难?做到这些,你也能收藏好钧窑
- 此人是梁山第三十二条好汉,地位比燕青还高,却有三点不如武大郎
- 鬼谷子识人术一个人有没有出息,看这三点就够了
- 神雕中杨过学会黯然销魂掌,为何还会错失中神通,原因有三点
- 二婚前依旧对林徽因不忘情的徐志摩:回电报时听到这话后彻底死心
- 盗墓贼为什么最害怕“鬼吹灯”?遇到这种情况,一不小心性命难保
- 三国两晋南北朝|赤壁之战中曹操有三点优势,为何还是失败了呢?只因以下原因
- 曾国藩:成大事者,做到这点,人生将无限光明!
- 又一个黄皮肤的卡通人物出圈,到这个艺术中心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