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为时代进程注入文学的亮色
《太行沃土》:有着太行山石般的质地
作者:丁晓原(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常熟理工学院教授)
“仁者乐山 , 智者乐水 。水包容、纯净、随和 , 山沉稳、扎实、坚韧 , 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有精彩的故事 。”这是《太行沃土》(河北人民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中的一句表述 。可巧作者是关仁山 , 他的笔下自然更多地向着“仁者乐山”这一侧 。太行山是一座故事满篓的山 , 《太行沃土》讲述的是新时代河北阜平脱贫攻坚的精彩故事 。
阜平县地处太行深山区 , 曾属于国家重点贫困县 。2020年2月29日 , “明媚的阳光带来金色的消息” , 阜平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 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新传奇?阜平的“老区新歌”典型地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 也生成这部力作的价值之基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村貌新华社采访人员 赵鸿宇摄
《太行沃土》是一部关于阜平脱贫攻坚的全要素纪事 。一个特困县的全面脱贫 , 关联着许多要素 。关仁山通过深入采访 , 熟悉并整体地掌握写作对象的历时演化和全局面貌 。当然 , 这种全要素叙事 , 并不是面面俱到的罗列 , 也不是全域的铺展 。作者深知纪实作品其实是一种选择性写作 , 因此在取材和叙事中 , 充分注意进行具有典型性与表现力的选择和强化 。在空间上以骆驼湾村、顾家台村贫困和脱贫中的人与事为主 , 在脱贫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中 , 则重点突出了产业发展、保障兜底、教育扶贫等关键环节 。这样作品就既有宽的报告面向 , 更有实的叙事深度 。
这是一部落细落实、接地气的作品 。脱贫攻坚的根本在于建立起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产业 , 阜平人用心花大力气的地方也在这里 。作品以“太行山上挂金伞”“手工业的冬天和秋天”“荒山变金山”“硒鸽:放飞农民的梦想”“枣儿红了”五章 , 具体叙写具有阜平特色的产业探索与发展之路 , 其中有寻路中的崎岖艰难 , 更有付出后终有收获的欢欣舒心 。
非虚构的真实性是报告文学价值存在的力点和支点 。关仁山的阜平书写 , 写出了现实生活存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 展示出脱贫攻坚的“难”与“坚” , 因而作品更具真实的力量 。“村里十几个人坐在矮墙上、石头台阶上 , 有老人 , 也有壮年” , 他们的“脸木木的 , 陌生而冰冷”“呆呆地坐着”“有半年的时间就是两餐一觉” 。关仁山没有遮掩这些矛盾和问题 , 而是给予写实性的呈现 。在此基础上 , 叙写帮扶者基于问题的扶志立志 , 以发展家门口的产业让贫困群众顺利就业等种种努力和成效 。这样的书写是落地的 , 如同许多太行山石虽然不免粗粝 , 却有着它本有的质地 。
【太行|《太行沃土》:有着太行山石般的质地】关仁山是一位成果丰硕的小说家 。在《太行沃土》中 , 我们可以看到小说写作经验对于报告文学叙事积极而切实的意义 。小说家关仁山熟悉农村生活 , 熟悉乡亲语言 , 在《太行沃土》中 , 多有“没骨头的货 , 受穷的脑袋”“绳子单打细头断”“高打墙 , 阔盖房 , 不如出个好儿郎”这些地方性的熟语土话 , 使作品平添了泥土气息 。另外 , 作品的叙事在恪守非虚构原则的前提下 , 注意借取小说的艺术 , 如开篇从“太行山的雪”大全景领起 , 推出贫困户扫雪、清理屋子的近景 , 以生活化的叙事导出“喜鹊叫 , 喜事到 。果然 , 第二天 , 普通的人遇到了大喜事”的大叙事 。
再有一点就是作品对于人物表现的重视 。《太行沃土》明面是“脱贫攻坚纪事” , 其实重点是写人 。对于重点人物 , 作者不仅写出他们的形态 , 更能写出心神 。比如 , 父亲顾润金是骆驼湾的老支书 , 往时开山修梯田 , 儿子顾瑞利“看不到希望” , 带头要到城里经商搞工程 , 父亲恼怒而无奈 。后来已是致富能人的儿子经组织选定要担任新支书 , 顾润金感到的是“眩晕和心悸” , 责怪儿子“生意做得好好的 , 你偏偏回来趟这浑水!”这里真实地写出人物内心的纠缠 。而正是这样的复杂性叙写 , 使人物形象立然可见 , 真切而感人 。
推荐阅读
- 在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之间,到底有着多少道坎?共七道
- 明朝严苛的宫廷教育
- 禅意雅致小沙弥的故事
- 《遮天》中的特殊大帝,他比肩荒天帝,拥有着高深法力,叶凡笑了
- 《水浒传》中的三大恶人,平日里胡作非为,又有着怎样的结局
- 这三部著作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你读过几部?
- 朱色、赤色、红色,他们在东周列国时分别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 晚清第一诗人感叹江湖无侠客,写下一首诗,有着无尽悲凉
- 有着“古代中国华尔街”的太古区!有哪些文化古迹?
- 此花有着脍炙人口的传奇,受到诗人的热爱,诗词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