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年,江浙一带发生了罕见的大饥荒,民不聊生,饿殍满地,然而面对这样的惨况,江浙一带的商人们不但不帮助百姓,反而把米价提升到了一斗一百二十文钱的天价,
文章插图
就在此时,曾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面对责备声,范仲淹不为所动,继续要求提价,半个月后,灾民们皆大呼:“范大人做得好啊!
文章插图
范仲淹,989年出生于徐州一官宦人家,范家的来头可不小,先祖范履冰乃唐高宗时期著名的宰相,素以忠谏敢言,不畏权势得名,时称“良相”,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均有官职,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似乎注定了范仲淹会有不平凡的一生。然而2岁那年,父亲范墉却因病逝世,整个范家陷入了贫困之中,母亲谢氏为了养活范仲淹,只能改嫁给北宋官吏朱文翰,直到范仲淹22岁那年,才知道自己的身世,范仲淹一时之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毅然离开了家,将所有精力放在学习上,4年后,范仲淹高中进士,成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虽然这只是一个“九品芝麻官”,但范仲淹却依然一丝不苟,事事亲力亲为,
文章插图
由于范仲淹在“基层”待了10多年,所以对民生疾苦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所以当他得到入京为官的机会后,常常直言不讳、针砭时弊,甚至主张削减郡县,精简官吏,公元1043年,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并发起了著名的“庆历新政
文章插图
然而即使是被人泼了无数脏水,且疾病缠身,范仲淹仍然没有放弃当一个好官,他来到邓州以后,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营造百花洲,并且设立了花洲书院,忙完了公事,范仲淹就会跑去书院讲学,学子们非常开心,百姓也安居乐业,也正是在这里,范仲淹写下了传世名作《岳阳楼记》1049年,皇帝将范仲淹调任到杭州,其实他根本不想走,但听闻江浙一带发生了饥荒,范仲淹拖着病躯,还是来到了杭州,不久之后,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这样一位好官,为何会做出“提升米价”的事情呢?
文章插图
话说当年范仲淹宣布全面提升米价以后,全国各地的大米商人闻风而动,纷纷运着粮食跑来杭州,由于杭州现有粮食实在太多,商人们只能主动搞“低价促销”,
文章插图
然而解决完这次危机后,操劳过度的范仲淹身体便迅速垮了下去,1年多后,范仲淹便病逝了,时年64岁,参考资料:《宋史》
推荐阅读
- 历史上的杨文广:受范仲淹、狄青器重,不是杨宗保之子
- 古代闹饥荒时,为何灾民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非要吃草根啃树皮?
- “庆历新政”的关键人物范仲淹,虽未成功但影响深远
- 诗词歌赋|范仲淹与北宋时代
- 范仲淹的经典诗作,短短20字情感细腻,悲天悯人,太经典选入课本
- 范仲淹极其经典一首边塞诗,大气豪迈又踌躇满志,读完令人敬仰
- 八国联军侵华 他从联军购买粮食赈济灾民 被朝廷充军
- 王安石变法是上阵父子兵,范仲淹为何却把儿子培养成保守派了
- 在饥荒之年,提倡游玩,大兴土木,范仲淹这招真是妙
- 灾民没钱买米,范仲淹不放粮反而下令涨价,灾民:范大人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