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音乐剧,你会想起什么?
是《哈姆雷特》对于人类的赞颂,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令人叹息的爱情故事?
文章插图
无论如何,音乐剧在国内实在是一个小众的存在——相较于同为音乐类的演唱会、音乐节,热度一个在天上一个地下;相较于话剧,后者已经逐步打通了从人员培养到作品创作的种种环节,获得了观众的认可,而音乐剧还处于摸索之中。
但这不代表音乐剧从业者缺乏热爱,不如说正因为并不火爆的现状,坚持下来的人对音乐剧才是真爱。
比如对外始终先介绍音乐剧演员后介绍歌手的阿云嘎,比如包括阿云嘎在内的《在远方》的主创们。
文章插图
在倾注着主创心血的舞台上,是令人震撼的大型道具。半地下室型的场景布置,巨大的可滑动装置,可以360度旋转变换的设置,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流畅移动,这在国内业界,并不多见,甚至可以说颇为罕见。
其实不难理解为何在舞美上付出如此心血,毕竟无论对京演集团还是阿云嘎在内的主创们来说,优秀的原创故事就像是一个心结,无论外国文学有着怎样的荣光,如何经典,对于国人都不如立足本土的原创故事更能令人共鸣。
《在远方》作为团队打磨多时的原创作品,确实对得起这样高规格的舞美。而由于在打磨音乐剧的过程中反复修改,导演肖杰被戏称为“肖变变”,主演阿云嘎也被戏称为“阿改改”。
“做中国原创音乐剧太难了,我们每个人都改了不止几遍,而是几十遍,每次排练都有不一样的感受,现在从我的观感来讲,这部剧对得起观众的票价。”看到一则采访,首演前的阿云嘎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透露着对这部剧的期待与自信,以及继续修正细节的渴望——这个团队的主创是真的想要做好一个属于中国的原创作品。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让这部音乐剧吸引了众多好手的参与。《在远方》电视剧编剧申捷再度操刀,作曲家、制作人金培达担任音乐总监、作曲,音乐剧导演肖杰执导,音乐剧制作人张筱真担任作曲、编曲,就连主演阿云嘎,都首次尝试了音乐剧作曲,一口气为剧作出了6首歌曲。
这出音乐剧除了演员之间联系紧密,就连故事本身都与主创们息息相关。导演肖杰是阿云嘎的老师,饰演另两个重要角色“刘云天”和“高畅”的则是阿云嘎09级音乐剧班里的同学兼兄弟。甚至其它舞蹈演员也大多都是出自北舞,是阿云嘎的师弟们。如果说北京人艺的原创剧目是中戏学子始终追求的目标,那么打造一出原创的优质音乐剧就是北舞师生共同的信念,毫无疑问,《在远方》和阿云嘎,让北舞音乐剧成了一个响亮的title。
《在远方》之所以珍贵,很大一点在于能放下悬浮与猎奇,转而尝试以平实细腻的笔触去聚焦于社会草根人物的故事,以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的快递行业为支点,用一个行业的艰难起步反射一个时代的起伏变迁。
越是平凡的故事越难讲,幸而这部剧有阿云嘎。
阿云嘎站在舞台中央,吟唱出在地下不见光的过往,也唱出了冲上云天的渴望。
文章插图
主人公姚远的身世,应该不少取材于阿云嘎的真实经历。诞生于草原的蒙古族少年,从小失去双亲,由大街上偶然碰上的“二叔”抚养长大。阿云嘎站在那里,就仿佛是角色本身。那个从草原孤身来到北京,渴望学习舞蹈的少年模样,与《在远方》中从草原而来白手起家的姚远相遇,个中滋味,全在剧中。
【 音乐剧《在远方》,这更像是一场与阿云嘎的深度对话】何处是远方,这不是一句迷茫的疑问句,更像是个坚定的肯定句。既是阿云嘎献给音乐剧《在远方》的主题曲,也是他给自己的回应,远方在心中,音乐剧的梦也并不遥远。为什么”我是音乐剧演员阿云嘎“,他用角色做了最好的回答。
推荐阅读
- 原创音乐剧《在远方》登沪 以艺术手段诠释现实题材
- 音乐剧《在远方》致敬美好生活创造者
- 阿云嘎变身“快递小哥”,音乐剧《在远方》讲述小人物的奋斗史
- 豆瓣9.6,苦等五年的神剧终于来了
- 阿云嘎“变身”快递小哥,原创音乐剧《在远方》致敬凡人英雄
- 主旋律音乐剧《大钊先生》上演
- 音乐剧基地迎来二期入驻机构,与江苏文投签约开展战略合作
- 北京沃石唱片少儿音乐剧《我和我的童年》,面向全国培训机构推广
- 为期80天,32场精彩演出,第七届东莞音乐剧节闭幕
- 中国音乐剧产业基地“好戏连台”“连线出品”开启沪上音乐剧跨年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