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出现不良反应正常吗?如何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 , 是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 , 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 。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药物不良反应的时间划分
- 用药后数秒钟或数小时内发生的不良反应
固定性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 多发生在用药数分钟至数小时内 。
支气管哮喘也常是药物过敏反应的一种表现 , 多发生在用药后数秒至数分钟内 。
用药后半小时至两小时内发生恶心、呕吐、胃部不适 , 可能是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
- 用药1~2周发生的不良反应
大疱性皮松解萎缩性药疹在用药后几小时或28天内发病;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在用药10天后开始发病;
多形性红斑常在用药后2~7天发病 。
洋地黄不良反应、利尿剂致水肿等 , 多在用药过程中的1~2周出现 。
- 停药后短时间内发生的不良反应
连续使用抗凝剂突然停药后 , 可出现反跳性高凝状态伴血栓形成;等 。
- 停药后较长时间发生不良反应
白消安引起的肺部病变常在病人用药后一年以上才出现 , 停药后仍可继续发生 。
药物对胎儿致畸作用发生在孕期 。
![服药出现不良反应正常吗?如何预防?](http://res.youth.cn/img-detail/0da79c21f9ec99debe3aab0ab1f85ef1:640:427.jpg)
【服药出现不良反应正常吗?如何预防?】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药品不良反应认知误区
- 误区一:药品是假冒伪劣药品
- 误区二:非处方药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 误区三:中药和滋补品的不良反应很少
- 误区四:药品出现不良反应就是医疗事故
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首先 , 有过敏倾向和特异质 , 尤其是曾发生过药物过敏的患者 , 以及老年人用药品种较多时 , 尤其应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小儿 , 尤其新生儿 , 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于成人 , 其剂量应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 , 用药期间应加强观察 。 孕妇用药 , 尤其是妊娠头三个月应特别慎重 , 以免导致致畸 。
另外 , 由于一些药物可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而引起不良反应 , 故哺乳妇女用药应慎重选择 。
推荐阅读
- 各类降压药物的作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常见不良反应?
- 尿酸超标的人,晚上睡觉身体或许会出现这3异常,不妨了解好降酸
- 肝功能异常的人,嘴巴有时会出现4个异常,这种水果建议你别吃
- 血糖偏高时,脚上可能出现这三种现象,你或许还没注意到
- 肝脏有变,嘴巴或能未卜先知?4种现象出现1个,你都要注意了
- 晚上睡觉时出现这三种情况,可能是尿酸偏高了,建议引起重视
- 65岁后老年人经常腿疼,警惕骨质疏松症,3大现象出现要小心
- 羊蹄暗消,见过吗?治消化不良、胃痛、腹痛、腹胀、腹泻
- 肝内有癌,肩膀告知?提醒:肩膀出现这种现象,警惕肝癌来报道
- 医生提醒:女性要是出现这四种情况,就是得了妇科病,须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