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他把名字写进了上海的建筑,百年后,他给我们寄来了跨时空的“回信”

“收到了,收到了,亲爱的上海市民!我心爱的小白鸽啊,谢谢你们穿云破雾,递来了沉甸甸的画信。”昨天下午,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西楼报告厅,伴着配音艺术家孙渝峰温暖而宽厚的声音,我们仿佛听到了来自邬达克的“回信”,听到这个来自远方的“上海人”对这座城市的问候和感激。
有“回信”,是因为上海市民给他“寄信”了,许许多多。昨天下午,在第六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闭幕式现场,10多位市民代表、志愿者代表、嘉宾代表和邬达克纪念馆馆长刘素华从各自的角度,为这位既遥远又亲近的朋友,为这个百年前漂泊而来上海的异乡客,朗读了寄托真情厚谊的信,表达了他们对邬达克和邬达克建筑文化以及上海城市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百年前,他把名字写进了上海的建筑,百年后,他给我们寄来了跨时空的“回信”
文章插图
图说:活动现场
建筑师说
自本月5日文化月开幕以来,在邬达克纪念馆展出的“寄给邬达克的画信”主题展,不断吸引市民前去参观。在那里,费曦强、胡瑜、廖方、徐大纬4位当代建筑师,寄给邬达克的画信和邬达克留存至今的水彩画、设计手稿,跨越时空,与我们交流、对话。
闭幕式上,廖方将展出的一幅邬达克旧居的画信,赠送给邬达克纪念馆,希望它永远地留在邬达克曾经的家。他说,有幸比较完整地参加了本届文化月的策划、筹备和举办的全过程,让自己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又有了新的认识:“邬达克为上海留下了数量、种类众多,分布广泛的经典建筑,但城市文化不仅是建筑,更是这些建筑与社区中每天发生的市民活动。上海这座城市是全体市民共同建设、共同拥有、共同延续的。”
百年前,他把名字写进了上海的建筑,百年后,他给我们寄来了跨时空的“回信”
文章插图
图说:“寄给邬达克的画信”
廖方说他“完整地参加”是因为他不仅画了许多画,还做了两场一票难约的讲座。
本届文化月的另一个重头戏是“再读邬达克建筑” 系列讲座,主办方精选大光明电影院、国际饭店、哥伦比亚生活圈、孙科别墅和宏恩医院这5个邬达克建筑的经典案例,邀请廖方、宿新宝、冯立、华霞虹4位专家一一解析。4位建筑专家以扎实的学术研究、宏观的历史思考,再读这些经典建筑,不仅讲述了这些邬达克建筑的原貌及建筑风格,更与市民分享了这些历史建筑今天重放异彩背后,在文物修缮过程中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从而加深他们对城市建设和历史保护的理解。过去的每一个周末,每场讲座预约都被秒杀,有的观众索性在旧居三楼席地而坐。同时,4位专家还与主持人一起实地走访、现场讲解,录像与讲座相结合,经过精心剪辑,已制作完成5集科普课件,昨天在腾讯、优酷、哔哩哔哩等视频网站上线,免费提供市民观看。
百年前,他把名字写进了上海的建筑,百年后,他给我们寄来了跨时空的“回信”
文章插图
图说:“寄给邬达克的画信”
志愿者说
过去的4周里,从“寄给邬达克的画信”主题展衍生出的市民给邬达克寄画信活动,让许多市民拿起手中的笔,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对邬达克及城市建设者的敬意,表达对上海城市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对上海城市美好未来的展望。据统计,主办方收到85位市民的125幅画信,最小的寄信者只有4岁,他们中除了许多大中小学生外,还有老师、建筑师、律师、职员、科技工作者、金融从业者、外企管理者、艺术设计师、退休的城市文化爱好者,既有新老上海人,也有闻讯而来的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地的朋友。
百年前,他把名字写进了上海的建筑,百年后,他给我们寄来了跨时空的“回信”
文章插图
图说:“寄给邬达克的画信”
4岁的陆紫沐在开幕式当天参观邬达克纪念馆后立马画下了她眼中的故居,笔触虽然稚嫩,但烟囱、山墙、石瓦、拱门,一样不落。对这幢老房子,志愿者婷婷更熟悉,“很荣幸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第六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中,可以更近距离地阅读您设计的建筑:咯吱咯吱的老式木梯,精美的雕花廊柱,漂亮的琉璃吊顶,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您是一位勤奋而智慧的大师。”她回忆这些日子的忙碌,“每天邬达克纪念馆都会迎来众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者,他们中有长者,谈笑间都是对您设计建筑的喜爱与欣赏;也有千禧一代的年轻人,带着相机说要打卡您在上海设计的所有建筑……感谢您,邬达克,让我们的城市有了这么多美丽的建筑与故事;感谢你,文化月,让我更加了解和热爱我所生活的这座城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