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一首经典的闺怨诗,紫薇都只敢借用前2句,后4句太肉麻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白的诗句是“豪放”的代表,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畅快,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不羁,更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如梦似幻。读李白的诗句,如同乘坐着一朵缥缈白云,遨游于天马行空的世界,但其实如谪仙下凡的李白也有柔情的一面。
李白有一首经典的闺怨诗,紫薇都只敢借用前2句,后4句太肉麻了
文章插图
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出生地一般被认为是在剑南道绵州昌隆境内,祖籍为甘肃天水。在历史上对于李白的家世和家族皆无记载,这也更为李白的身份铺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年少的李白便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小天才,《上安州裴长史书》记载他:“五岁诵六甲”,15岁已经写了很多首好诗,受到当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和褒奖。
开元六年(718年),十八岁的李白隐居在戴天大匡山,一面读书一面游学于附近几个州郡,增长了不少的阅历,渐渐长大成人后的李白开始向全国范围内游历。
李白有一首经典的闺怨诗,紫薇都只敢借用前2句,后4句太肉麻了
文章插图
开元十二年(724年),二十四岁的李白踏上了远游的道路,从成都、峨眉山,再东下至渝州。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也是在这一段远游的过程中养成的,他不仅是一个天马行空的诗人,还是一个行走于市井的剑客。
江湖中行走,自然认识的朋友也多。见贯了男女之间的离别与相聚,他的作品中开始出现感情细腻的句子,比如说《春思》就是首十分经典的闺怨诗,全文如下: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白有一首经典的闺怨诗,紫薇都只敢借用前2句,后4句太肉麻了
文章插图
李白有一首经典的闺怨诗,紫薇都只敢借用前2句,后4句太肉麻了】这首诗的风格和李白其他的豪放诗可谓是天差地别,甚至让人感觉不像是一个人的手笔,并不是说这首诗那里不好,相反这是一首流传千古的闺怨诗,深刻的表达了妻子对丈夫魂牵梦絮的思念之情。
不过这首诗实在是太过于肉麻了,以至于在《还珠格格》电视剧中,才华横溢的紫薇也只敢引用上半句,当时正是乾隆下江南的时候,大家都在河边野炊,紫薇分别用“燕草如碧丝”和“秦桑低绿枝”给两道青菜取名。
李白有一首经典的闺怨诗,紫薇都只敢借用前2句,后4句太肉麻了
文章插图
而后四句实在是太过于肉麻了,当时这么多大臣在场,连乾隆都在旁边听着,如果紫薇直接引用出来确实有些尴尬。相比较而言,同样是表达思念的诗句,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就要含蓄多了。
李白有一首经典的闺怨诗,紫薇都只敢借用前2句,后4句太肉麻了
文章插图
而《春思》这个题目就有点让人浮想联翩,其次在第三句画风更是突然一转:“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直接了当没有任何的遮遮掩掩,简直就是在说“我好想你”的意思,让人读罢赞叹李白的才华的同时,不免感到肉麻。
李白有一首经典的闺怨诗,紫薇都只敢借用前2句,后4句太肉麻了
文章插图
而最后一句:“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首先“罗帏”二字就是闺房的罗帏,意思就是春风我们互相之间又不认识,你跑到我罗帏里来干什么?一句隐喻可谓是将“肉麻”的气氛推到了极致。李白之才华,果然是古今无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