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古人的人生智慧,大家都该看看

导语:俗语“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古人的人生智慧,大家都该看看有人问华罗庚是怎么成为大数学家的,华罗庚回答说,“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所以,哪有人生来就是天生聪明的,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普通通,如何才能获得成功,靠的无非就是勤奋二字。我们古人的多少有才之士都在推崇勤奋的重要性,就连民间的俗语,很多也是警示后人要勤奋的,比如这句“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很接地气又很有道理。
俗语“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古人的人生智慧,大家都该看看
文章插图
一勤生百巧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国家,人们靠种田为生,在过去没有先进的劳动器械,全靠人力来完成,但是人不是生下来就会种地的,这些种地的技巧也都是老人们通过人生经验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不会翻地,多翻几次就回了,不知道施肥施多少,多向别人学习一下也就自己能掌握量了,不论什么劳动,只要多做几次,勤奋一点便能领悟到一些巧妙的方法来替代笨拙的方式,这也就是世人所说的“熟能生巧”。对于种地是这样,对于其他的工作也是一样,你看古代妇女哪一个不是经过了长期的训练才掌握了女红等。人们常说的“一万个小时”定理,就是说不论你想做什么事情,只要在这件事情上投入一万个小时的时候,你就能学成,这就是“一勤生百巧”。
俗语“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古人的人生智慧,大家都该看看
文章插图
勤不仅能生巧,还能补拙。曾国藩小时候读书的天赋不高,有一天晚上他在家读书,他家的梁上有一个小偷,打算等他读完书睡觉之后偷东西,但是曾国藩一篇文章翻来覆去背了好多遍就是没有背会,这时候小偷忍不了了,怒气冲冲地跳出来说,“你这种水平读什么书?”把那篇文章背诵出来,然后扬长而去。确实单论天赋,曾国藩还不如一个小偷,但是曾国藩明白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道理,孜孜不倦地学习,用勤奋弥补了天赋上的不足,终成人才,而小偷却只永远都是小偷。曾国藩说为官者当有五勤:“一曰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四曰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
俗语“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古人的人生智慧,大家都该看看
文章插图
一懒生百病与勤奋相对的那就是懒惰了,尤其是在古代社会,农民都要靠着种地为生,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只要有一天懈怠懒惰,那么很可能就意味着连口饭都没得吃。不过长期的劳作也使得农民的身体更加的健壮。所以如果一个人过于懒惰,一来会没有食物充饥,二来很可能因为身体长期不运动,导致身体机能退化,就会容易生病。这就是“一懒生百病”。再者从庄稼的角度来看,农田里的庄稼在播种玩之后,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防止病虫害,如果一个农民过于懒惰,在播种完种子之后就对农田置之不理,那么时间久了,庄稼就会收到病虫害的侵扰,最后导致秋收无望。
俗语“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古人的人生智慧,大家都该看看
文章插图
“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说的就是幸福的生活是靠勤劳付出奋斗出来的,而不是坐享其成的。小编有话说:小编最近在看《奇葩说》,每次都能被詹青云行云流水、旁征博引的辩论给深深折服,不知不觉就被带入了历史的长河中,她的话语也经常让人深思,每次都要感叹她是如何做到懂得这么多东西的,后来才知道詹青云并不是天生优秀,而是后天勤奋得来。很多人都知道詹青云是哈佛法学院毕业的女博士,但是她的学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詹青云并不是大家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相反的是小时候因为学习不好而经常转学,亲戚朋友们都觉得她连大学都考不上,但是詹青云就不服气,学习不好,拿就一点一点补起来,勤总能补拙。最后在自己的勤奋努力下,高二的时候才终于考了人生的第一个第一名,后来考上了香港中文大学,去哈佛读了博士。黄庭坚就说过“持勤补拙,与巧者俦。”用勤劳来弥补笨拙,就可以和天生聪明的人一样,天赋不能就用勤奋弥补,这件事情不会做,多做几次总能学会,不管天资如何,只有勤奋,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