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神童写下一首诗,年轻时读不懂,读懂已不再年轻

为人父母者,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超群,未来能有所作为。现实却让世人明白,多数人的智商都相差无几,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必须比别人更努力。但是,纵观几千年历史,不乏聪明绝顶的神童,比如曹操最宠爱的儿子曹冲,乃三国时期知名度最高的神童,大人都无法对大象进行称重,年仅几岁的曹冲,轻而易举给出方法,留下“曹冲称象”之典故。
北宋的方仲永,也是家喻户晓的神童,一代名相王安石的作品《伤仲永》,就是以他为主人公。方仲永无师自通,堪称天生奇才,从来没有读过书,却能下笔成章,时人为之惊叹,纷纷争相前来拜。后来,由于伤仲永被父亲当作提款机,没有机会学习,逐渐江郎才尽,以致于泯然众人矣,令人惋惜不已。
 7岁神童写下一首诗,年轻时读不懂,读懂已不再年轻
文章插图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虽然出身贫寒,但自幼聪慧过人,七岁就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诗作《咏鹅》,至今久经不衰,三岁孩童都能流利背诵。中唐女诗人李冶,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六岁写出:“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之诗句。
众所众知,苏轼乃宋代最有名的文学家,其才华无需多言,可以说地球人都知道。另外,苏轼也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曾培养出不少文采斐然的学生,黄庭坚则是其中之一。黄庭坚7岁那年,写下一首饱含哲理的诗歌,年轻时读不懂,或者说不以为然,读懂却已不再年轻。
《牧童诗》——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从题目《牧童诗》来看,仿佛是写牧童放牛生活,其实并非如此。根据《桐江诗话》记载,公元1051年,黄庭坚虚岁7岁,父亲邀请几位好友在家中做客,这些饱读诗书之人,在酒足饭饱后,开始吟诗作对,气氛相当融洽。他们都听说黄庭坚很聪明,就有人提议:“久闻令郎少年聪慧,何不让他也来吟一首。”
既然朋友开了金口,黄庭坚的父亲不能不给面子,把正在书房看书的儿子喊过来,让他给叔叔伯伯们吟诗一首。黄庭坚略微思考一会,想到前几日遇见的牧童,无忧无虑在田野放牛,瞬间来了灵感,于是才有了这首《牧童诗》,一气呵成,没有任何拖泥带水,此诗一出,让在场的众人拍手叫绝。
 7岁神童写下一首诗,年轻时读不懂,读懂已不再年轻
文章插图
且看前两句“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言简意赅,没有引经据典,描写了牧童悠然自得的样子,骑在牛背上,从村前路过。而后来到田间,牛在那里吃草,牧童则在旁边吹笛子,没有大都市的喧嚣,唯有大自然的草木以及牛相伴,意境虽然称不上深远,却让人脑海中呈现出和谐的画面。
三四两句“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是诗要表达的含义,同时也是画龙点睛之笔。仅有7岁的诗人黄庭坚,或许接触的人比较多,思想比一般孩子成熟,竟然看透了名利,不得不令人惊讶。此处的“长安名利客”,指的是为了功名利禄而绞尽脑汁之人,把名利看得太重。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多少人为了职场上的晋升,为了仕途更上一层楼,可谓机关算尽,甚至身心疲惫,最后又得到了什么呢?反观那个放牛的牧童,内心比较单纯,不追求名与利,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烦心事,这才是生活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7岁神童写下一首诗,年轻时读不懂,读懂已不再年轻
文章插图
7岁神童写下一首诗,年轻时读不懂,读懂已不再年轻】年轻时的我们,不理解“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的意义,觉得诗人故作清高和洒脱。历经世事后猛然发现,大部分人被名利遮住双眼,本末倒置,把原本可以过得更好的生活,变成一团糟。2020年已经到来,不管过去一年如何,希望我们都可以活成黄庭坚笔下牧童的样子,既往不恋,未来可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