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块块”与“一点点”设置人生,会让 “灵与肉”有新的面貌

用“一块块”与“一点点”设置人生,会让 “灵与肉”有新的面貌】文:葛维屏
用“一块块”与“一点点”设置人生,会让 “灵与肉”有新的面貌
文章图片
孩子回来 , 喜欢谈学校的事情 , 他说班上那一位最能言善辩的同学 , 常有奇思妙语 。 比如这位同学最近发明了一个“空间唯我主义” , 认为空间的存在 , 是因为“自我”的存在 。
当然 , 从成人看来 , 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 但我却觉得此说有几分新鲜 , “唯我主义”似乎与“唯物主义”更能对应 , 也觉得“唯我主义”也要比“唯心主义”更准确一点 , 因为“心” , 并没有指出谁的“心” , 但“唯我”中的“我” , 却是一个巨大的筐 , 可以代入不同的人类中的个体 , 只要是一个人 , 都可以在“唯我”中找到“自己”存在的真实感受 , 更能体味到“唯心主义”中的“唯我独尊”的典型味道 。
用“一块块”与“一点点”设置人生,会让 “灵与肉”有新的面貌
文章图片
我禁不住夸赞这位同学的妙想奇语 , 并借这个由头 , 又兜售我经常向孩子耳提面命的“灵”与“肉”(“肉”很不好听 , 但换成“知”与“行”同样成立 , 不过 , 没有“灵肉”说起来爽口 , 故仍维持旧说)的关系问题 。 “灵”是属于“唯我主义” , “肉”应该属于“唯物主义” 。 前几天在什么书上看到一句话:“全部宗教都可以归结为两个基本范畴:信念与礼仪 。 ”这里面其实也是反映了人类的两种存在状态 , 即“灵”与“肉”的状态 。 “信念”自然是属于人的“灵”、精神、意识这一范畴 , 而“礼仪”则典型的是人的肉体的表现形态 。
在孩子面前过多地显示“好为人师”的人类劣根性 , 注定是讨不得好的 , 但“暗度陈仓”或运用“特洛伊木马”战术 , 却可以让孩子多少接受一点我自以为是的那一套道理 。 于是 , 我一发不可收 , 又向孩子列举“灵”与“肉”两种人类基本状态的普遍性 。 我说:灵与肉也就是物与我的矛盾冲突 , 构成了人类的全部的矛盾所在 , 也是人类所津津乐道的悖论的主要缘由 。 比如 , 有很多的带有悖论色彩、经常被人们把玩的语词 , 其本质上都是“灵”与“肉”的龃龉在暗中作怪 。 比如 , “悬崖上的百合”、“枪炮与玫瑰”、“雷场上的相思树”在内质上 , 都反映了一种灵与肉的对立状态 。
用“一块块”与“一点点”设置人生,会让 “灵与肉”有新的面貌
文章图片
“唯物”与“唯我”是哲学上的最根本性命题 。 这两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 看似老套 , 却非常有用 。 它可以对世界删繁就简 , 把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给条分缕析得清晰可辨 。 体系的存在 , 其好处就是可以把纷繁的物象合并同类项 , 分门别类 , 存储起来 , 提取再用的时候 , 十分方便 , 就像档案分成“行政、党群、业务”三大类一样 。
有一度时期 , 我们全家都看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 , 那是孩子放假的时候 。 在这一场“一场游戏一场梦”的娱乐节目中 , 有一个男嘉宾的话 , 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 他说 , 他把每天的时间分成十五分钟的一块块 , 就像切西瓜似的 , 在这每一块的时间里 , 他都有一个计划 , 这样就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 。
用“一块块”与“一点点”设置人生,会让 “灵与肉”有新的面貌
文章图片
想想真有道理啊 。 有时候 , 我们感到时光过的比“流水”还快 , 用小沈阳的话来说 , 眼睛一闭 , 一天过去了 。 而我们回过头来 , 却觉得每一天的时辰 , 都是大同小异 , 难分彼此 。 我想这原因 , 就是因为我们总以为时间就像一片汪洋大海一样 , 无边无际 , 可以信马由缰地随处晃悠 , 最后发现在海里的行程 , 也不过是几个船身的长度而已 。 如果我们把海的疆域像切西瓜似的分成无数的小块 , 每一个时间段里 , 都有一个预定的行程目标 , 那么 , 估计航行的里程就能够逐步递增 , 稳步提高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