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12月21日,海因里希·伯尔出生于德国的科隆。伯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著名的翻译家,“废墟文学”的代表人物。在早期作品中,伯尔审视纳粹主义的恐怖统治,看到战争和政治力量给普通民众带来的毫无意义的苦难。在后期作品中,他猛烈抨击经济繁荣下的道德沦丧,批评社会和宗教机构的专横和虚伪,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等。
文章插图
海因里希·伯尔 资料图
伯尔生于一个木匠家庭,其家境并不富裕。早年伯尔曾在天主教市民学校、威廉皇帝完中学习,中学毕业后曾做过书店的学徒,1939年进入著名学府德国科隆大学学习日耳曼语文学,并于同年应征入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文章插图
【 德国著名作家海因里希·伯尔诞辰|历史上的今天 | 历史】海因里希·伯尔 资料图
这段战场上的经历让伯尔对法西斯战争深恶痛绝。1947年伯尔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49年写出成名作《列车正点到达》,这部作品也是他“废墟文学”的开始。1951年成为职业作家。
文章插图
海因里希·伯尔 资料图
他的前期作品主要以二战为题材,主要反映战争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而到了五、六十年代,伯尔的写作重点主要放在了小人物的种种遭遇,70年代,他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高峰。1974年,伯尔发表《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引起了强烈反响,被公认为当代德国的歌德和国际文坛巨擘。 1985年7月16日海因里希·伯尔病逝于科隆的家中。(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于原作者)
整理/袁立聪 审核/任慧
推荐阅读
- 世界遗产在德国系列(三)
- 知名作家:因为其父亲是侵华日军,因此他拒绝生育和吃中国菜
- 早就发现秦始皇陵,为什么至今不敢挖?德国专家核磁扫描得出答案
- “老部长”王蒙:86岁仍笔耕不辍的“一线劳力”
- 《大江大河2》的作者阿耐,她的神秘和低调是一名作家的内核品质
- 击败德国天才的中国天才,多年后做了和尚,德国选手获“诺奖”
- 著名作家梁晓声分享创作故事和人生感悟
- 德国著名的”人物油画“一起欣赏吧!
- 世界大战|因德国尊重荷兰的中立地位所以战后威廉明娜一直收留威廉二世
- 精彩的人物肖像~德国著名画家弗朗茨·冯·伦巴赫油画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