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为|古人讲“家有化骨龙,应为讨债鬼”,化骨龙指谁?老祖宗的忠告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对俗语都非常感兴趣。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俗语都浅显易懂,而且还蕴含了很多做人做事的大道理。最重要的是,俗语来源于民间,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人们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思想,融入到俗语之中并成为一种文化。
每个家庭都希望有一个,聪明、善良将来能有所作为的孩子。正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全天下的父母几乎如出一辙。在很多人都在期盼拥有麒麟子的时候,一些有化骨龙的家庭却一筹莫展。
民间俗语“家有化骨龙,应为讨债鬼”,其实说的就是家中有不省心的孩子。
文章插图
第一、家有化骨龙在古代传说中“化骨龙”,其实是龙的第五子名为饕餮。相传饕餮是一种羊身、人头的怪物。据说这种传说中的怪兽特别能吃,他的嘴几乎每天都不闲着。可以说见到什么就吃什么,几乎没有他不能吃的东西,因为贪吃最后被活活撑死。
虽然说“饕餮”是传说中的怪物,但是在古代社会,人们却将贪婪之人,比喻成特别能吃的“饕餮”。
如果将孩子比喻成“化骨龙”,就说明这个孩子像饕餮一样,不仅特别能吃而且还贪得无厌。这种感觉就像一个讨债鬼一样,早晚要把父母给吃穷。
文章插图
【 应为|古人讲“家有化骨龙,应为讨债鬼”,化骨龙指谁?老祖宗的忠告】在南方地区有这种说法,他们会将家中比较优秀的孩子,比喻成受人喜爱的麒麟子。同时也会将调皮捣蛋,又能吃的孩子称作“化骨龙”。
事实上在民间老百姓的说法中,“化骨龙”不仅能吃、贪婪,最重要的是还特别能惹祸。
如果从这句俗语的内涵去看,可以发现只是一句调侃的话。每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特别用心,不论他们是否能吃还是惹祸,其实在父母的心目中都是自己的孩子。即使对他们再失望或者再生气,也都舍不得放弃他们。
文章插图
第二、应为讨债鬼在古代社会由于人们非常迷信,所以特别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讨债鬼” 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鬼之一,在民间,“讨债鬼”可以指代那些尚未成年就死去的儿女。在很多北方地区人们在骂孩子的时候,也会说他们是“讨债鬼”。
事实上如果按照佛教的说法,认为:
“子以三因缘生:一者,父母先世负子钱;二者,子先世负父母钱;三者,怨家来作子”。
大概意思就是,孩子之所以会来到自己的身边,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原因,父母前世欠这个孩子的钱,或者这个孩子欠父母的钱。第三种“冤家来作子”,其实指的就是“讨债鬼”。
简而言之就是,这个孩子与现代的父母有仇怨或过节,所以才会脱身成为他们的孩子。但由于有怨气,所以才会做出很多让父母生气或伤心的事情。这其实就是俗语“应为讨债鬼”的含义。
文章插图
事实上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无论他们多么调皮捣蛋或者能吃,在父母的眼中都是最优秀的宝贝。所以无论是称呼孩子为“化骨龙”,还是所谓的“讨债鬼” 都是一种戏称。父母恨不得孩子每天都多吃,因为这样孩子的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在民间还有多吃多福的说法,如果一个小孩子每天都吃很多东西,那么老一辈人就会认为这个孩子特别有福气。毕竟对于每个人来说平时胃口特别好,那么他的身体一定会非常健康。尤其是对于小孩子来说,能吃确实是一种难得的福气。
文章插图
结 语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即使有的时候孩子特别调皮或者捣蛋,家长与他们生气或者打他们几下,在背地里也会偷偷的抹眼泪或心疼。小孩子能吃,是一件令人非常高兴的事情,因为孩子能吃饭身体就不会缺营养,尤其是在长身体的关键期,甚至还会比其他小朋友长得高。
推荐阅读
- 古人讲“英雄脚臭、好汉屁多”,此话怎讲?古人想告诉我们什么?
- 晁天王死后谁应为我梁山之主,才能推翻宋朝?
- 《郓城人讲水浒》之千万别小瞧了刘唐
- 五代十国|古人讲“五子登科”,是哪“五子”,有何典故?为人父母不妨一看
- 古人讲“门朝南,子不寒;树通轩,人丁散”,到底是什么意思
- 中秋到,古人讲“年怕中秋,月怕半”,为什么怕?老祖宗智慧之谈
- 古人讲“宁生穷命,不生穷相”,啥意思?暗含老祖宗给我们的警告
- 古人讲“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春不露脐”,何意?生活中不妨留意
- 古人讲“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啥意思农村人才懂的俗语
- 崆峒山人讲故事之“二郎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