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反方却与之相反,认为战场上情势一片大好,即使没有补给,迦太基也能在这场战争中获胜,在这个胜局已定的情况下在对其进行补给,只会损害到自己国家的利益。双方各执一词,到最后也没有将补给发出。
但有时候,命运就是这般反复无常,就在迦太基的高层自以为高枕无忧的时候,迎来了罗马人进攻。
文章插图
迦太基作为一个商业国,最不缺的,就是金钱。在两个国家刀剑相向的时候,顶着迦太基的名号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其实是迦太基花钱雇来的雇佣兵。
但打仗,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而"人和"又在其中占了最关键的地位。雇佣兵总归是比不上本国国民对国家的忠诚度要高,两者的热情也不能相提并论。最后的结果也当然是迦太基承担战争失败的后果。
文章插图
2. 目光短浅成输家其实在罗马人攻打至迦太基的时候,迦太基就已经做出了紧急召回汉尼拔的决定,可奈何天不随人所愿。
在第一次的布匿战争之中,罗马人已经就见识过了汉尼拔的军事才能,在这种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时期,罗马人哪里还敢让汉尼拔再回到战场上进行作战?
所以早在迦太基做出决定之前,罗马人就已经做好切断汉尼拔补给路线的准备,也在汉尼拔回国的路上多次加以阻挠。
文章插图
公元前203年秋,汉尼拔率领50000步兵,2000骑兵离开意大利。这支已经在意大利被消耗了几乎所有锐气的军团一踏上北非土地,就遭到了严阵以待的罗马军队的打击。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余亮在谈到这次战争是,说到"汉尼拔回国以后,就在扎马这个地方组织军队,和罗马的伟大统帅西庇阿,打了一场著名的叫扎马会战。"
但在这个时候,迦太基其实已经在之前的战争中被削弱了,再加上"他的努米比亚骑兵主要是南方的黑人,已经被罗马人收买了",所以在这次的战争中,迦太基必输无疑。
迦太基也不是没有去避免过这个结局,汉尼拔不止是一个优秀的军事领袖,他同样也是一个优秀的政治领袖。他似乎是看到了迦太基政治上的弱点,在战争开始之前,他就独自与罗马的军事领袖进行了一场一和,但结果并不好。
文章插图
余亮先生对这场求和做过一个很简单的阐述:
"在打仗前,他和西庇阿两个人,不带武器,在随从的陪同下走到一起进行谈判。"但却遭到了西庇阿的拒绝,他提出了两点原因:
"第一,现在和谈已经晚了,之前迦太基和罗马之间有反复的较量。第二,如果现在和谈,我回国没法向元老会交代。所以我们必须要打这一场仗。"
其实虽说是和谈,但其实双方都很明白战争的结果会是什么。一直到最后迦太基也没能够将命运扭转过来。
可以说迦太基的失败就是因为迦太基的目光过于短浅。
文章插图
若是在早些时候,在汉尼拔在意大利北部获得多次胜利的时候使补给充足,让汉尼拔有足够的资源乘胜追击,或许也就不会在最终失败,也就不会有接下来的两次布匿战争了。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它最大的缺点也正是万事利为先,即使它是在处理政治事务,它首先想到的,也仍旧是自己的利益。这点从之前上层们对补给一事的态度中就能够很明显地看出。
文章插图
3. 依附他国难自保在这三次布匿战争之后,迦太基成了"罗马下保护国",但实际上,成了罗马的附属国。罗马也多次对它提出苛刻要求。
推荐阅读
- 好险, 当初咱们差点要这样写字
- 当年,他培养黑势力团体敛财数亿,后靠做慈善洗白,结果如何?
- 当年击败北大硕士,拿下诗词大会冠军的37岁外卖小哥,如今变化让人认不出
- 当年杨家将被困的二郎山是现在的什么地方看完你就知道了!
- 红楼梦中有个丫鬟很可怕, 笑死了晴雯, 哭死了黛玉
- 从当当年度榜单的“畅销书谢幕史”,看今天什么书值得读?
- 当年被印在“2角人民币”的姑娘,如今变成这样,网友不敢相信
- 胡兰成认为,他交往的女子都有个共同特点,这让他风流得毫无负担
- 荣成市埠柳镇有个“不夜村”,两千多年前曾是一座县城
- 我国有个“字”很少用来取名,还有皇帝说:“敢用这字就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