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其所由”,观察一个人行事的动机和方法,这种方法是从较为长远的角度了解对方,要比“视其所以”深入许多。
文章插图
3
察其所安
但要达到知人识人的最高境界,就要“察其所安”,要从细微处观察一个人平时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
一个人的行为,偶尔还可以假装,但内心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却是无法掩饰的。
【 戴笠|孔子:看人有诀窍,识人有3法】曾国藩驻军安庆时,曾有一位老乡来投。
曾国藩派人调查了一番,得知此人颇有才干,在湖南老家混得不错。见面之下,又看老乡长相忠厚老实,觉得可以委以重任。
曾国藩正在准备给这位老乡安排职务,刚好赶上饭点。
也是吃了这餐饭,他打消了将老乡留在军中的想法,毅然决然地送走了老乡。
原来煮饭用的是军粮,军粮的米,外面有一层薄壳。
而这位老乡本身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但在吃饭时,他却将米粒外的壳剥开弃掉。
从这个小动作中,曾国藩便看出他这位老乡虽然外表忠厚,但内心并不老实。
老乡前来,不是为了叙旧,他是想凭借跟曾国藩的同乡情谊和忠厚老实的面相,博取信任,在军营中谋个一官半职,然而他本身并非富贵人家,却不能安于粗粮淡茶。
“察其所安”,要求我们要观察细节,通过细节看透人的本性,能做到这一点,一个人的本性就表露无遗,无所逃遁了。
识人是一种能力,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通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是对一个人从外看到内做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考察。
“视”,就是直接看,“观”就是看全景,“察”呢,就是细看,看细节。可以概括为“视”“观”“察”识人三部曲。
通过这三部曲,即便他人的城府极深,极力想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掩藏起来,只要我们耐心观察,照样能让人无所遁迹,乖乖地现出“原形”。
孔子识人“三部曲”,既可作为选择朋友的准则,也是我们自己修身处事之道。
一号书院
推荐阅读
- 此人有燕青的才情,又有林冲的武艺,因人品低劣被宋江降低排名
- 孔子是大成至圣先师,凭什么他后人也被尊称为衍圣公?答案没那么简单
- 宋朝衍圣公为何出现南北两宗?元朝的衍圣公是正统?是孔子后裔吗
- 清朝巨人詹世钗:身高3
- 孔子为什么感叹看错人
- 红楼梦:关于宝玉的婚事,王夫人有多不满意林黛玉,一句话表明
- 孔子说:“晏子,小人也”;晏子说:“孔某人与叛贼白公是同类”
- 【孔子箴言故事】从政治国——要盟也,神不听
- 【孔子箴言故事】从政治国——器不雕伪
- 为什么孔子的仁爱思想,在春秋时期不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