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邱伟杰同名学术著作《普及美学原理》创作的诗剧2021年1月5日将在广州首演。一本学术著作何以搬上舞台?怎么演,演什么?近日,采访人员采访了《普及美学原理》诗剧编剧、导演邱伟杰。
邱伟杰,1974年生人,美学家,诗人。今年十月,邱伟杰突发奇想,决定将他的学术著作改编创作为一部诗性的话剧。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密构思,又花了二十一天时间,他终于捧出了他的剧本。目前排练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并得到了王玮、张广天等大咖分别作为策划顾问、戏剧导师的加持,备受期待。
文章插图
采访人员:学术著作怎么可以演成一台戏?
【 学术著作|学术著作如何演成一台戏?《普及美学原理》将在广州首演】邱伟杰:我听说过曾经有日本的戏剧家将《资本论》搬上舞台,我很好奇,当然,也无缘看到现场演出。但我由此受到启发,想尝试一下。关于戏剧的创作,我学过不少理论,却没有实践过,尤其是戏剧从布莱希特以后的现代性方向勾起我的兴趣。当然,之后梅耶荷德、格洛托夫斯基、荒诞派戏剧直至当代的身体戏剧、行为艺术等越来越跨出门类艺术的局限,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既然戏剧的探索之路已经走了那么远,为什么我们做美学理论的人不切入审美的实际呢?学术著作怎么演成一台戏?这正好是一次挑战,是美学实践的机会。
采访人员:您的意思是,与其说这是一次戏剧实验,不如说是一次学术实验?
邱伟杰:正是这个意思。但是,学术以戏剧的方法做实验,戏剧也得到一种新的视野。当然,我不可能去图解我的著作,我必须重新以审美的方式去另写一个剧本。只是,这个剧本的理路与我的美学著作是一致的。学术说什么问题,戏剧也说什么问题;学术没有情景,但戏剧必须有情景,还有人物。
采访人员:您的学术理路究竟是什么?
邱伟杰: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尝试用通俗的语言说出来:一,美是什么?美不只是装饰,并不是富足后人们才涉及的,美在当代社会中首先是生产力,因美人们才获得财富。二,什么是美学?美学并不囿于西方人说的Aesthetics(情感学)的范畴,美在东方有更高的理解,是艺术哲学的全部,是以品质为根底的探讨,所以,东方美学是品质学。三,什么是普及美学?更准确地讲,是普遍美学,所有人与生俱来的美学,我叫它本来美,人的初心之美。一切社会定义的美的标准都低于它。本来美是人的性情和癖趣,我们行走人世,是为了达到它,而不是扭曲它。中国古人所谓“抱朴”,即抱守质朴。我们的祖先认为,守住天赐的质朴,是最崇高最美好的。四,什么是普及美学经济学?经济的核心要义是需求,没有需求就没有消费和生产。而需求的动力就是性情与趣味,就是美。如果激发了美的追求,那么生活意义上的需求就会爆发,就会深化、广化和细化,那么,经济必然繁荣。五,什么是后浪美学?就是年轻人的美学。如今的年轻人已经从粗放经济时代的压力中走出来,他们更多关心的是自我兴趣的成长,而并不太多关注成功和出人头地。我的《普及美学原理》正是从年轻人那里学来的原理。
采访人员:您的戏又是如何体现您的美学思想?
邱伟杰:我写了七个武士的故事,没有年代,没有具体的空间框限。戏剧的形式比较多样,也比较实验,我希望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的人都能从中有所收获。我也希望抛砖引玉,由我的故事和话题引发社会各界的思考。我们做美学的,不能坐在案头前说空话,我们应该介入新时代的新生活,让所学所研究的,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另外,我作为一名诗人,也不是生活的装点。诗是人类进入精神生活的途径,是与过去、未来和现在沟通的手段。那些远去的和未曾来到的,在诗中可以相会,可以交谈。中国的改革到了深化时代,正好比日常生活要走向诗化。也许,诗剧正是我们审美的一个新起点。
推荐阅读
- 如何欣赏陈子昂的千古名句“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 如何直观地说明汉朝到底有多强大?
- 郭靖和黄蓉是如何把秘籍放进屠龙刀里的
- 如何“歌唱到老”?看看70岁的刘捷是怎么做的吧
- 10英寸超大屏电纸书:博阅P10快速上手,超低价使用如何?
- 把“穷”与“富”拆开看,原来如何致富古人早告诉我们了,千年无人知
- 当年,他培养黑势力团体敛财数亿,后靠做慈善洗白,结果如何?
- 常香玉是如何成为大师的?青春版豫剧现代戏《常香玉》告诉你
- 爪哇杀了明朝170个将士,看郑和如何处理的
- 千古词人李煜深爱的几个女人,结局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