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亨利·卢斯吗?提起他,可能有些中国人会茫然不知,但说到美国《时代》周刊你大概不会陌生,而亨利·卢斯就是美国《时代》周刊的创始人,由于他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理念,他对于新闻杂志有了重新的设计以及构想,甚至颠覆了整个出版行业。
亨利·卢斯(Henry Luce,1898~1967),算的上是20世纪美国新闻出版史上的巨头人物,他首创了新闻杂志的形式,创办了《时代》周刊(Time)、《生活》周刊(Life)、《财富》(Fortune)等期刊杂志,被称为“时代之父”。[1]
文章插图
图1 亨利·卢斯(Henry Luce,1898~1967)
“新”时代周刊
你可能还会有所疑虑,在20世纪初的时候,大量的人从事新闻出版行业,当时的杂志也很成熟,那为什么偏偏卢斯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
《时代》周刊的诞生使卢斯站在世人面前,这是卢斯和他的友人在1923年一同创办的,周刊概念媒体形式的先河因此开创,它打破了报纸以及广播对新闻的垄断,成为了美国第一份用叙述体报道时事的大众性期刊。其杂志形式新颖,丰富的内容和及时的新闻性受到大众的一致好评,为卢斯的人生增添了一抹亮色。[2]
卢斯早年便拥有了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对阅读与写作有着浓厚的兴趣,或者说是对于新闻。他热衷于传播信息和思想,对于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传播后引起的巨大轰动他更是尤其欣赏。而产生这样的兴趣与他的生活背景密切相关,他从小跟随父母远离故土,漂泊于世界,去过许许多多的国家,很多地方都承载了他的青春,都曾留下他的足迹。他只有靠即时和大量的阅读,去了解他那熟悉而陌生、遥远而神秘的祖国。
《时代》周刊的成功,与卢斯自然密不可分,这得益于卢斯独特的新闻理念和全新的杂志运作方式。卢斯首创了“群体新闻学”,时至今日,《时代》周刊还一直坚持着这种“工业化新闻生产”的模式。他倡导了崭新的新闻哲学,将新闻分为两种,一种是“快新闻”,另一种是“慢新闻”。[3]在卢斯看来,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来源,现代读者时常会体会到信息过剩所带来的困惑,所以他们非常需要新闻发生背景以及相关史实的解释佐证来向他们说明,来使他们对所发生的事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他以解释性报道的形式将新闻背后的新闻呈现出来。这种报道方式深受读者们的欢迎,而且引发了其他媒体的纷纷效仿,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容易让读者混淆采访人员编辑的看法与客观事实真相。《时代》周刊为慢新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他要以他的杂志影响更多的世人。[4]卢斯常常在编辑报道中加入个人的意志和理念,他成功地改写了新闻,让这个世界发生的复杂事件更容易被人理解,这种风格后来也成为了许多新闻媒体模仿的对象。
从卢斯开始,美国杂志建立起品牌经营与延伸的杂志经营理念,实现对创意的无限推崇以及对人力资源的发掘。卢斯将新闻与宣传融合,用传教士的思维和方式顽固坚守着他的意识形态,使他成为了美国史上的一个特例。
卢斯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凡是才华出众之人,通常都是一些怪诞之人,这也许不能成为一个定论,但却在卢斯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和大多数人不同,本身处在一个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家庭的卢斯并没有生在自己本来的故乡,而是出生于中国山东,东西方的交流融合,也大大影响了他后来异于常人的思想观念。他幼年在中国烟台读书,在中国度过自己的童年时光,1920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他不是一个可爱的人,他反感亲密,尤其害怕人与人之间的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因此在年轻时就不怎么招人喜爱。
从二十年代《时代》周刊创办以来,卢斯一直关注着中国的局势发展,面对中日矛盾的逐渐激烈,他忧心忡忡。抗日战争期间,卢斯以自己所创办的《时代》、《财富》等各种杂志期刊作为舆论的平台,在美国国内掀起了一场以突出蒋介石为中心的树立中国全新形象的运动。[5]他深切关心着中国人民的命运,他同情那些善良、贫困、柔弱的人们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他积极为中国做宣传,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同时他还创立了基金会,积极地为中国抗战募集了很多的战略物资,并大力支持中国的大学建设,他动用手下所有的媒体,呼吁美国政府及世界各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正义反抗,为中国争取到了美国的援助。
推荐阅读
- 马未都:乾隆年间的“月饼盒”,属于宫中珍品,一个价值一套房
- 推荐5本女主人美心狠言情文,属于她的一切,势要加倍夺回!
- 揭秘三星堆 为何有人称其不属于中华文化
- 马未都:真正的太上皇玉玺,估价2.5个亿,属于宝中珍品
- 司马炎可能年年种地,并不是在务农,那是作为天子的礼仪祭祀形式
- 「精彩阅读」来看看你家小公主,属于哪种人格类型?
- 这是一本属于莆田人自己的周历
- 亨利福特博物馆有个空白试管,它是镇馆之宝,里面装的东西很另类
- 鲁迅|孔乙己脱下长衫后,好似剥离了灵魂,那是作为封建文人最后的尊严
-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做到这三点,轻松打造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