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国字是如何演变的?武则天曾创“圀”,现今国字采纳了郭沫若建议

自仓颉造字之后,中华民族便有了自己的文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积累,汉字数量逐渐增加,目前大约在十万个左右,其中常用的大约为三千左右。汉字最早是一种象形文字,看起来好似图画,后来经过人们的不断改良,才有了中规中矩的模样。如今的汉字笔画简洁,不论是学习还是使用,都更加方便快捷。
 现今|国字是如何演变的?武则天曾创“圀”,现今国字采纳了郭沫若建议
文章插图
汉字由繁入简,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期间变形诸多,每一次演变都有独特的寓意。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国”字的演变。国最早写为“或”,商殷时代的甲骨文可以印证。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写呢?原来,在较早的古代,“或”和“域”相通,取的是地域之意。千年前我们还没有国家的概念,主要讲的地域范围,所以用域来代表国。到了西周后期,人们觉得光用一个或不够表达意思,于是又给或扣上了一个框,变成了“國”,表示疆域的范围。这种写法也是繁体中最常见的版本。
 现今|国字是如何演变的?武则天曾创“圀”,现今国字采纳了郭沫若建议
文章插图
除了常见的这两种国字之外,历史上还曾出现过几个存世时间较短,但是使用范围较广的国字,譬如“囯”和“囻”。这两种字形,体现的主要是当时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口中存王,意思是以君王为上,天下皆为王土。在太平天国时期,各大天王势力庞大,国内等级森严,所以这个“囯”就是他们使用的官方字。至于口中存民,则体现了一种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的思想。这个国字主要存在于魏晋时期,由于距离我们时代较为久远,所以很多人都不知晓。
 现今|国字是如何演变的?武则天曾创“圀”,现今国字采纳了郭沫若建议
文章插图
一般来说,汉字之所以要变化,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使用,最简单的手段,自然是减少笔画,减少结构。然而,有时候为了达到特殊的目的,字反而会变得复杂。据说武则天统治时期,曾听从大臣建议,把口内的或改为了武,这样可以显示她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不久后又有大臣说,口中放武,岂不是自己把自己困住了吗?武则天觉得这话在理,于是创造了“圀”这个字,意思是她的天下囊括八方。
 现今|国字是如何演变的?武则天曾创“圀”,现今国字采纳了郭沫若建议
文章插图
建国之后,新中国对汉字进行了规范简化工作。一开始大家打算用最简的口代替国,但发现容易产生歧义,最后作罢。后经郭沫若提议,在“囯”的基础上加了一笔,这才有了现在的“国”。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