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清朝年间,洋人从跪倒膝行到不跪,他们是如何一步步站起来的?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在人类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都领先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在唐宋时期,欧洲还在吃着黑面包,吃着煮豆子,而我们的文化与经济的发展确是来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西域番邦不远万里来华觐见大皇帝,为的就是学先进的文化与推动当地的贸易,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遥遥领先于他们。
文章插图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熏陶,认为皇帝绝对的统治权,支配权,以及所属臣民无条件的服从。对于皇帝来说,对于外来者这是需要绝对的服从的,外来者来进贡从而换来和平相处。在与他国的外交过程中,外来使者一定要对皇帝行礼及也就是三跪九叩。但是为什么这些外来者却在清朝慢慢的站起来了呢,甚至到最后反客为主呢?在清朝的时候会有很多的外国人来我国进行贸易,但是在我国想要开拓市场就必须要得到皇帝的肯定以及诏书,不然在中国的市场货物是流行不同的。为此很多的使者到中国来首先见的就是皇帝,但是皇帝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所以这些使者带着所谓的“贡品”来觐见皇帝。
文章插图
我们也知道就算见到皇帝也要行礼,这个礼就是三跪九叩,也就是皇帝用来彰显自己天威的存在。另外来到中国进行贸易就是为了开拓市场,但是由于清朝皇帝所下的海禁政策,这些商人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来到大清才有可能被容许贸易。其次,在郑成功击败了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那些外来者的气焰,用绝对的武力告诉了他们大清的威严,以至于他们不敢过度挑衅。在英国与大清的贸易摩擦越来越严重,英国大力的发展了自己的军事实力,也不再对清朝卑躬屈膝。在欧洲随着启蒙运动的逐渐兴起,民主与自由的新兴资产阶级思想被提出来站在了封建和宗教的对立面,人们开始反抗君权和神权,“人”的意识逐渐觉醒,从而导致英国使者不再对清朝的皇帝下跪。
文章插图
自此之后在所有欧洲国家的使者来华都不在进行三跪九叩之礼,为此皇帝非常不满,但却无可奈何,而且有些使者来到清朝之后,为了不再行礼,谎称生病。英国人不再向皇帝下跪一方面是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他们的国家已经强大了起来。在清朝末年,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吉利用武力打开了清朝的国门,自此两国彻底撕开了脸,也就没有跪不跪拜的说法了,但是作为皇帝也是需要面子的,于是以此为借口拒绝了英国的众多使者。
文章插图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在里面明确规定了“英国与中国一样都是平等存在的,如果英国的使者来到中国觐见皇帝的话,是没有必要行国礼的”。但是由于清政府的不给力,而诸多列国保持着“利益均沾”原则,于是这样的条约内容在其他国家也享受到了,自此西洋人便不再向清朝皇帝下跪,这一事件也成了历史。而后随着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清政府在诸多列强中成了弱势的一方,清政府进一步的成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存在,列强在中国圈地称为“租界”,里面所有的事情都不按照清政府的条款进行,从而成为了自由的地方。
文章插图
到了1900年之后,西方使臣再来觐见皇帝之时,不单单不下跪了,还给皇帝提出了不少条件,要求光绪皇帝在乾清宫与使臣会面,来去乘坐清王朝“亲王”级别的轿子。除此之外,递交国书再也不是“膝行至宝座旁”了,而是要求皇帝亲自来从使臣手中接收国书。自此洋人在我华夏大地不单单是站起来了,甚至一度还有点飘了,皇帝的尊严早已不复存在。即便是清政府如此的委曲求全,还是没有阻挡列强的侵入。跪着是求不来生存的,只有将他们打疼了,他们才会长记性,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推荐阅读
- 马未都:乾隆年间的“月饼盒”,属于宫中珍品,一个价值一套房
- 26位清朝“状元”书法精品欣赏
- 清朝钢轨历经百年,如今依然坚固耐用,专家:每根都是无价之宝
- 清朝有一“特殊”宝贝,只能三个人用,王爷用了照样砍头
- 慈禧派人参加国际展览,拿出国库无数奇珍异宝,洋人一看哈哈大笑
- 清朝巨人詹世钗:身高3
- 清朝佟佳氏出了哪几位皇后 佟佳氏后人如今姓什么
- 为什么清朝满族女子耳朵上有三个耳环,而汉族只有一对呢
- 清朝最后的格格,改名换姓活到2014年,死前说出皇室丑闻
- 清朝一穷小伙,闹肚子下船方便,不料却因此发家致富,成百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