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周末足不出户,看遍中国10大镇国之宝!( 二 )


 北宋|周末足不出户,看遍中国10大镇国之宝!
文章插图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 等,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7 镶金兽首玛瑙杯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北宋|周末足不出户,看遍中国10大镇国之宝!
文章插图
兽首玛瑙杯,唐代酒器,1970年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该杯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玛瑙杯选材精良,巧妙利用玉料的俏色纹理雕琢而成。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划细微精确。唐兽首玛瑙杯从选材、设计到工艺,都可称为唐代玉雕艺术的精品,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8 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北宋|周末足不出户,看遍中国10大镇国之宝!
文章插图
金缕玉衣主要出土于中国汉代,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片大小不等的玉片,金丝重1100克。其妻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9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北宋|周末足不出户,看遍中国10大镇国之宝!
文章插图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为唐朝的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高14.8厘米,口径2.3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银壶的造型采用了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和马镫的综合形状。在壶身的两面,以模压的手法各捶出一匹翘首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提梁、盖及舞马纹饰均鎏金,灿灿金色与灼灼银光交相辉映,色调分外和谐富丽。此壶造型、纹饰别具匠心,制作精湛,舞马形象栩栩如生,尤具风采,更因其印证了史书中记载的玄宗驯养舞马祝寿的故事而弥足珍贵。10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现藏于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
 北宋|周末足不出户,看遍中国10大镇国之宝!
文章插图
太阳神鸟,是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的一张金箔,属商代晚期作品。商周太阳神鸟金饰为商周时期的金器,呈圆形,器身极薄。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饰图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