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新进展!未来“足不出户”可获专业评估

12月11至12日 , 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 , 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联合承办的“2020年度智慧医疗学术会议”暨广东省医学会人工智能分会筹备会议在广州举行 。
人工智能与医疗相结合 , 有哪些新进展?国际核能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张勤在大会上介绍了“动态不确定因果图在全科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 。 张勤原创的动态不确定因果图(DUCG) , 是基于领域专家因果知识的人工智能理论 , 与既往大数据模型不同 , 没有泛化、黑箱、拟合等问题 。 该理论最先应用于在线诊断核电站等工业系统故障 , 后来经过改造可用于全科临床辅助诊断 。
“AI+医疗”新进展!未来“足不出户”可获专业评估文章插图
【“AI+医疗”新进展!未来“足不出户”可获专业评估】活动现场
据介绍 , 全科临床辅助诊断工具 , 结合DUCG推理算法 , 输入患者病情信息即可诊断其所患疾病 , 并可动态生成患者个体优化临床诊断路径 , 以准确获取病情信息 , 大幅减少漏检误检和漏诊误诊 , 赋能基层医生达到三甲医院专家诊病水平 。 DUCG目前在山东胶州、重庆忠县两地进行实践应用 , 诊病正确率达到95%以上 。
大会中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全国青联常委林浩添以“眼科人工智能诊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题进行了演讲 。 他介绍 , 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诊疗息息相关 , 而眼科是以影像诊断为中心的专科 , 在医学影像方面有数量及质量的优势 , 这些优势即是医学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的突破口 。
目前 , 林浩添教授及其团队提出“智能眼科专家”系统 , 可以实现近视发展预测、婴幼儿视功能智能评估等功能 。 该系统成熟后 , 家长在家录制3分钟视频上传到该系统 , 就有可能“足不出户”获得专业评估建议 。 下一步 , 还计划参考“流动卡拉OK亭”的做法 , 建设可以深入社区的“可移动健康亭” , 在亭内配备专业的检查仪器 。 检查结果实时上传到系统 , 并由专业眼科专家给出建议 。
疫情下 , 林浩添还牵头推行了人工智能及互联网医院在疫情防控中的落地应用模式 。 他表示 , 希望在大数据时代下 , 以眼科人工智能诊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突破口 , 助力推行医学人工智能技术高效、广泛、优质地服务于社会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器人总体专家组成员孙富春教授在会议中为大家介绍了“智能医疗机器人的研究与发展” , 从多个层面分析医疗机器人发展面临的困境 , 并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主导的行为智能如何来解决医疗机器人应用过程中面临的伦理安全性与环境适应性”的问题 。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主任助理孟祥飞介绍了集成智慧医疗研发所需的软件及数据资源 。
山东大学王英龙教授、上海乐相科技首席科学家陈东义、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高级工程师舒琳、广东省基层医疗工程中心和深圳发改委的医疗电子平台副主任聂泽东等均就“人工智能穿戴设备”分别进行了介绍 。 同时 , 多位人工智能、医疗科研领域的专家在会议上为大家带来精彩演说 。
采访人员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获悉 , 下一步 , 该中心将与各单位携手打造更优质的人工智能高水准平台 , 将更多健康科技科研团队、临床医学团队、人工智能团队联合在一起 , 共同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与落地 , 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地贡献力量 。
【采访人员】朱晓枫
【通讯员】邰梦云
【作者】 朱晓枫
广东健康头条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