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潮|互联网巨头“买菜生意”:快速打开下沉市场( 四 )


值得注意的是 , 滴滴、美团、拼多多拥有的共同股东是腾讯 , 而阿里巴巴做社区团购 , 如何弥补社交短板值得关注 。
社区团购的品控如何做?菜市场和小商贩会被取代吗?
互联网巨头的突然闯入 , 社区团购有望迅速扩大规模 , 但也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 其中就包括生鲜产品的标准化难题 。
“我们农业(现阶段)的生产模式 , (导致)产品本身不标准化 , 会对(社区团购)模式带来不利的影响 。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勇坚告诉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 “产品一旦出一点质量问题 , 大家的板子不是打在生产者身上 , 而是打在平台身上 。 ”
一位不愿具名的社区团购平台内部人士也告诉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 社区团购的源头品控非常重要 。 他认为 , 在社区团购领域 , 补贴烧钱不是长久之计 , 偏互联网的公司更喜欢依靠补贴来抢流量、抢用户 , 但零售逻辑并不等同于流量逻辑 。
“常见的品控做法是去原产地实地考察 , 找供应商时要比对供应商的资质、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 严格把控供应商准入机制 , 周期性优胜劣汰等等 。 目前有的平台品控、供应链做得比较好 , 有的可能更注重单量 , 但长期来看 , 留到最后的肯定是前者 。 ”该人士说 。
一位生鲜电商的从业人士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这几日不断有人来问社区团购是否会挤压生鲜电商的生存空间 。 “其实 , 生鲜电商与社区团购的模式和受众并不一样 , 一个是以菜为中心 , 关注源头和品控 , 社区团购更多的关注团长和流量 。 卖菜链条真的很长 , 从我所了解的上游的工作来看 , 互联网企业一些所谓高科技能力根本用不上 , 还是需要人踏踏实实去地里看、去地里选 , 去做好农户供应商关系维护 , 没有捷径 。 ”该人士说 。
对于社区团购的风口会持续多久?未来是只剩下一两家互联网巨头 , 还是能有更多企业共存?上述不愿具名的社区团购平台内部人士告诉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 服务体验、商品、用户各方面的差异化运营会让平台显示出各自的特性 , 3至5家企业同时存在是比较合理的表现 。 “在未来的一年甚至一年半 , 这个市场竞争会非常激烈 , 因为这个商业模式也基本得到了验证 , 许多区域市场被教育得非常好 , 大家都想分一杯羹 。 ”
十荟团联合创始人兼CEO陈郢在近日的内部信中也判断:市场的终局 , 不是一家独大 。 “作为本质是零售的社区团购模式 , 它并不太具备经典互联网模型的网络效应和马太效应 。 ”陈郢说 , “社区团购行业的未来:至少3-5家企业 , 在商品盘、用户定位、服务体验上实现差异化 , 长期存在 。 也只有这样 , 消费者和生态伙伴 , 才能长期受益 。 ”
在这一过程中 , 互联网公司持续以补贴和不惜亏损来迅速换取规模 , 直到竞争对手无力缴械投降 , 这不免让人担心 , 互联网以社区团购进入买菜业务 , 会挤压菜市场和小贩的生存空间 , 带来失业 。
对此 , 李勇坚告诉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 社区团购肯定取代一部分 , “因为需求盘子就那么大 , 在网上买菜的多了 , 线下买的就少了 。 ”
但是否会带来失业问题 , 需要通盘考虑 , “从社区团购来说 , 对于农民生产者会带来新的收入机会 , 可能会带来新的消费 , 带动一些就业 。 ”
“那么多的技术进步 , 没有带来必然的失业增加 。 ”李勇坚认为 , 传统的商店和小贩也可以转而利用数字化手段 , 例如入驻即时配送平台等 。
家住成都的徐女士告诉采访人员 , 她平日里主要在小区门口的小菜店买菜 , 小菜店推出了会员体系 , 会员可享受八五折优惠 , 这种主动性的对“私域流量”的运营 , 让小菜店保持着不错的用户粘性 。 家住上海的陈女士 , 家附近菜场的卖鱼商贩主动拉了微信群 , 提供下单上门服务 。 这些商贩 , 正努力不被巨头打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