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古汉字是怎样被认出来的?复旦大学教授为你揭秘→

12月10日
“大隐·五角场”人文讲坛第五讲
在大隐书局创智天地店1楼 举办
 教授|古汉字是怎样被认出来的?复旦大学教授为你揭秘→
文章插图
本次讲座是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郭永秉老师带来讲述《古汉字是怎样被认出来的》。
 教授|古汉字是怎样被认出来的?复旦大学教授为你揭秘→
文章插图
郭永秉老师讲座现场照片
说到汉字就不得不提
它的历史渊源
READING
一、汉字的历史
汉字的历史至少有三四千年。其实汉字并不是最早的文字类型,像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都比汉字出现得早。但是汉字有一个特点——连续性,它是独一无二、没有中断的。从甲骨文时代到今天,汉字的系统没有中断,没有被其他文字影响过,是一个完整连续下来的序列。而且汉字和汉语是互相匹配对应的,是最适合汉语的一种文字书写系统。新文化运动以来,不断有学者提出要废除汉字,用拼音或者拉丁文字来取代,最后都没有成功,就是因为汉字还是最适合汉语书写的文字体系。
汉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
必不可少的存在
使用汉字的好处也不胜枚举
二、使用汉字的好处
古代文人阶层使用的是文言文,就是大家熟悉的古文。总体来说古文系统没有本质性的变化,因为它的物质载体是汉字。汉字是非常适合文言这种书面系统的记录的。如果我们是一种标音文字,像西方的拼音文字,实际上不能形成这样稳定的书面语系统,就是文言系统。西方很多语言都是用拼音文字,拼音文字记录的是口语,口语稍微一变,拼式就会发生变化,所以西方人可能几百年前的文献就已经无法读懂。但是我们现在依然能看懂明清小说,甚至更早的一些文献。
 教授|古汉字是怎样被认出来的?复旦大学教授为你揭秘→
文章插图
《施氏食狮史》用的全部是“shi”这个音节。“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石室是一个地方或者住的房子,一个喜欢吟诗的读书人姓施,非常嗜好吃狮子,所以誓言要吃十个狮子。如果用拼音来记这样一段话,没有人读得懂,但是我们用汉字就可以知道它的意思。这就是汉字记录汉语的一个重要好处。
从古代的甲骨文 演变至今
汉字也一直在变化
其中的“密码”你都破解了吗?
三、汉字解码的方法
汉字解码的方法有四个: 一是看图说话;二是与后代汉字纵向联系,找出其后来的位置;三是分析字形结构,找出读解的途径;四是靠文句内容卡死。
 教授|古汉字是怎样被认出来的?复旦大学教授为你揭秘→
文章插图
上图表示的是车轮,古代的车就是从草原西北传到中原华夏的。车轮也是内蒙岩画中常常表现的东西。
 教授|古汉字是怎样被认出来的?复旦大学教授为你揭秘→
文章插图
四、秦始皇时期的文字
古汉字分界线是在秦始皇统一前和统一后两个时代。秦始皇统一六国用秦文字代替当时的六国文字,对后来汉字影响至关重要,结束了古文字的时代。
 教授|古汉字是怎样被认出来的?复旦大学教授为你揭秘→
文章插图
他用什么统一六国文字?实际上就是当时的隶书。所谓的隶书就是徒隶佐书,是当时官府里的文书小隶,每天要处理文件、处理档案的文字。
汉代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是现在研究古文字最重要的一部书,是沟通古今文字的桥梁。因为它保存了一套从秦代流传下来的比较完整的一万字的小篆系统。
五、古文字释定的原则
古文字释定有两个原则,一个是分析字形,还有一个是分析文例。比如用梅花代表未释读的字。我们没有办法认定这是什么字,可能是红花、红色,也可能是黑花、黑色。如果缩小范围,又可以是红旗、蓝旗、黄旗,但是蓝花、蓝色也要能通,就这样一步步缩小范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