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从铜官窑陶瓷文字考问历史

铜官窑“潭州准造”
一件铜官窑青釉储钱罐留有“潭州准造”四字,上面以釉下褐彩写有一段较长的文字:“潭州准造。道林寺慕主施二千五百人,各舍钱一千文,写大藏经五千卷,经藏一和舍利塔,藏满即略施同福,大中十二年七月日僧疏言白。福德藏。”
湖南理工学院教授钟兴勇先生在2017年第四期《长沙大学学报》刊载《岳州窑发生史略》一文却称:“长沙窑与岳州窑本为一体,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同时,该文认为:“隋开皇十一年(591)改岳阳县为湘阴县,包括铜官区域在内,地属岳州。”该文无论从文化,还是地域,都将长沙铜官窑纳入了岳州窑的范畴。
然而,从这件铜官窑出土文物来看,我们有理由说:铜官窑,潭州造。
 文字|从铜官窑陶瓷文字考问历史
文章插图
(铜官窑青釉“潭州准造”储钱罐)
唐代盛行饮茶,文人士大夫以饮茶为韵事,对茶具也非常重视。而以州治命名窑场的历史也是在唐代,陆羽为始作俑者,他在《茶经》中说道:“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他还说“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岳州窑因为陆羽的妙笔,而名垂千古。据著名历史学家陈先枢先生考证,“成名后的陆羽与湖南的仕绅官僚多有交往,几度寓居长沙,在长沙作幕宾,对长沙茶文化的影响是可以想见的。”寓居长沙的陆羽,却未能为“潭州窑”留下一笔,甚是可惜。
潭州是隋朝至明朝时期州治或府治长沙的古称。隋开皇九年(589),以地有昭潭,改湘州为潭州,设立潭州总管府。隋大业三年(607),改潭州为长沙郡。
在长沙铜官窑兴起的唐五代时期,潭州与长沙二名,曾多次交替使用:唐天宝元年(742),潭州改为长沙郡;至德元年(758),复改为潭州。后唐天成二年(927),马殷“以潭州为长沙府”,长沙为楚国都城。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孙彦等著的《中国历代陶瓷题记》一书载有二方陶质墓志铭,一为《“大和八年”唐叔清买地券》,一为《“咸通八年”彭城刘府君陶墓志》。二方墓志都出土于铜官窑核心区域——石渚湖北岸觉华山。
《“大和八年”唐叔清买地券》长30厘米,宽25厘米,栏内阴刻文字13行,200字。买地券称:“大和八年,岁次甲寅,九月己酉,十三日辛酉,金(今)有潭州长沙县临相(湘)乡普乐里没故亡男人唐叔清,时年六十七岁亡没。”
《“咸通八年”彭城刘府君陶墓志》长46厘米,宽30厘米,正面阴刻楷书11行,349字。该墓志载六十岁的墓主人刘璿“唐咸通八年,岁次丁亥,八月建、丁卯朔,彭城刘府君沄(潭)州长沙县临湘乡普乐里故——玄宗之世、紫金光禄大夫刘球公一十二廿(世)玄孙洽公之子、孝廉璿公,立志葬斯焉。”
无独有偶,铜官窑青釉储钱罐留下了“潭州准造”四字,还记载了道林寺的佛事,时间是“大中十二年七月日”。
大中十二年即公元858年。道林寺储钱罐上的文字,还带有一定的行政命令色彩,“准造”二字,体现了当时潭州府对铜官窑的监管。储钱罐与上述二通墓志铭一道,准确地告诉了今人,唐代的石渚,属于潭州,其地界上生产的风靡亚非二十余国的长沙铜官窑,当属潭州,而非岳州。
唐叔清去世于大和八年,即公元834年;刘璿去世于咸通八年,即公元867年,两者相隔34年,都葬于“潭州长沙县临湘乡普乐里”,也就是长沙铜官窑的故地。由于出土地点明确,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两块陶质墓志铭,也是铜官窑的产品。
可见,三件珍贵的“潭州”款铜官窑文物上的年号,都在唐至德元年(758)到后唐天成二年(927)这一“长沙”被称作“潭州”的169年时间段之内。
岳州窑与石渚南一公里多的东汉石门矶窑同属于青瓷窑系,在唐代后期逐渐衰落,被与之毗邻的长沙铜官窑的釉下彩瓷器所代替。如果按照陆羽的命名方法,长沙铜官窑似乎叫“潭州窑”更为准确,而三件带“潭州”文字的铜官窑文物,似乎也在印证这一说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