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靶向药耐药了就一定要换药吗?这些研究告诉你答案
耐药 , 又称抗药性 , 耐药一旦产生 , 药物的作用就明显下降 , 甚至对治疗无效 。
靶向药虽好 , 奈何会耐药 , 所以才会诞生新一代靶向药 , 意图通过一代又一代的靶向药物来长期控制肿瘤 。 比如ALK靶向药 , 目前就已经出到了第四代 。
文章插图
不只是靶向药 , 化疗、免疫治疗等也都会发生耐药 。 以往 , 对一个药物耐药意味着彻底跟这一药物说“再见” , 可一个抗癌新药诞生的时间太长了 , 耐药让肿瘤治疗雪上加霜 。 惊喜的是 , 最近一些研究表明:抗癌药耐药后 , 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使用!在某些情况下 , 产生耐药的药物依然很有效 , 还有些药物可以回过头来继续使用!
▌判断耐药的两个标准
目前判断耐药的标准有两条:
第一 , 原有的肿瘤病灶增大 , 且超过一定的范围;
第二 , 出现新的肿瘤病灶 。
两条中出现任何一条均可判断为耐药 。
文章插图
值得注意的是 , 现在临床上肿瘤耐药的评估还是按照过去使用化疗药物的评估标准 , 是根据治疗后肿瘤直径的大小改变 , 有无新的病灶出现等进行评估 。 而在靶向治疗时代 , 多数靶向药物的作用体现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 肿瘤细胞是否死亡并不重要 , 整体表现可能就是一个肿瘤大小的稳定、无变化 。
因此 , 采用化疗药物的评估标准往往会低估分子靶向药物的疗效 。 临床上除了根据肿瘤大小的变化 , 还要结合临床表现、体能状态、肿瘤标志物和肿瘤代谢水平的改变等进行综合评估 。
而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估又与化疗、靶向治疗不同 。 免疫治疗可能出现假性进展、延迟反应 , 这些现象是免疫治疗本身带来的 , 本质是机体所激活的免疫细胞对肿瘤的一种攻击反应 , 因此免疫治疗疗效的评估在早期需要明确假性进展、延迟反应等情况 , 在4~6周之后进行检查后再次评估 , 甚至循环反复评价 , 才能确定是否产生耐药 。
▌免疫耐药别急着换药 , 可能还有效!
不久前 , 《Clinical Lung Cancer》杂志发表了一项真实世界研究 , 分析了4000多例来自美国电子健康记录数据中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 研究发现使用免疫治疗且疾病进展的患者 , 1个月后停药的比1个月内停药的生存期更长(11.5个月 vs 5.1个月)!也就是说当免疫治疗“耐药”后 , 还在继续使用免疫疗法的这部分患者居然活得更长!
文章插图
小科普:所谓“真实世界”研究 , 强调纳入的数据并非来自临床研究或医院病历 , 更贴近患者真实的使用环境 。 上述研究中患者使用的免疫疗法包括纳武利尤单抗(O药)、帕博利珠单抗(K药)或阿替利珠单抗(T药) 。
这项真实世界大样本研究带给我们启示:免疫治疗进展后立即更换下一种治疗方案可能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
▌即使耐药、停药了 , 依然可以“再挑战”!
“再挑战” , 顾名思义就是把之前用过有效的药物拿来再次使用 。 抗癌药耐药后常出现后线治疗“无药可用”的情况 , 这种情况下 , “再挑战”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 可以将药物利用度最大化 。
1、奥希替尼再挑战
2019年发表于《Lung Cancer》的一项回顾性研究 , 分析了17例携带EGFR 19del/L858R合并继发T790M突变的患者 。 这些患者初次用奥希替尼耐药后 , 接受化疗 , 再次进展时用回奥希替尼 。
结果显示 , 15例可评估患者“再挑战”的客观缓解率为33% , 疾病控制率达73% ,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1个月 。
2、吉非替尼再挑战
另一项来自中国的研究 , 是吴一龙教授的吉非替尼再挑战研究 。
推荐阅读
- 靶向药耐药后怎么办?医生说:还有这4种方案
- 万万没想到,一名癌症患者感染新冠后体内的肿瘤竟然消退了...
- 不到3毫米的肿瘤都能发现!浦东首台“人体哈勃望远镜”落户仁济
- 癌症晚期感染新冠后,肿瘤居然消失了?怎么回事?专家给出解释
- 英国一癌症晚期男子感染新冠后肿瘤缓解,这意味着什么?
- 医学奇迹!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肿瘤消失了
- 【名医在线】肿瘤热疗科-王铁栓
- 怀化市二医院(市肿瘤医院)第二十五期——刘仁水
- 【名医在线】肿瘤多学科诊疗中心专家-吉庆春
- 细胞|国内首个!浦东企业开启肿瘤免疫治疗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