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思淼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副铠甲,这副铠甲造型奇特,并且质量有些松垮粗劣,可它却成为故宫博物院正式移交给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究竟有着怎样的重要的意义?甲胄的背后又会牵出哪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解密。
文章插图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841年,刚刚经历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军靠着洋枪火炮攻陷了广州城北的诸多炮台,并将四方炮台作为司令部,逼迫清军统帅订立《广州和约》。驻扎在四方炮台的英军经常骚扰当地乡民,广东乡民在忍无可忍之下,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三元里抗英运动,以大刀长矛对抗英军的洋枪火炮。
文章插图
同年5月28日,佛山民众也开始抗击侵略者,在当地士绅吴璧光的带领下,广东义勇打死打伤英军数十人,缴获不少船只、武器、铠甲,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广东民众抗英大胜后,当地官员迅速上书朝廷,以邀功请赏。急报刚到紫禁城,咸丰皇帝大喜,立即下旨封赏参战的有关人员,并命人将缴获的铠甲送到北京。
文章插图
咸丰皇帝为何独对铠甲感兴趣呢?这还得从英军与清军的交战说起,在与英军的多次对战中,清军一直保持着完败的纪录,甚至可以说成是一触即溃。咸丰皇帝对于这种现象颇为诧异,并企图弄清英军的战斗方式与武器装备。此次下旨把战利品运至北京城,咸丰皇帝正是想好好研究一下,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目的是找到夷甲的缺点,在战场上让清军扭转乾坤。华夏铠甲的发展由来已久,从战国时代开始,军队中便出现了石甲以及青铜铠甲。直至汉代时期,随着冶铁工艺的发展,继而出现了玄铁甲,防护能力有了大大的加强。
文章插图
至魏晋南北朝时,随着骑兵力量登上战争舞台,重装甲胄已经适应不了高机动性的战场,随即逐步被简化为轻装甲,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宋代的锁子甲。在此基础上,清代的铠甲改进更加优良,由于常年生活在东北寒地,女真族祖先便将绵制品融入铠甲中,不仅使铠甲能防刀避箭,而且还御寒舒适,称得上是古代铠甲的巅峰之作。
文章插图
三元里缴获的英军铠甲被称为挂铁甲,甲长87厘米,属于黑色呢制品,周身上挂满铁甲片。该种铠甲在近代英军的军制中被普遍装备,其质地轻盈贴身,既可以排汗又能御寒,属于近代国外军队的代表性铠甲服饰。铠甲被送至北京城后,咸丰皇帝立马召开紧急会议,兵部、工部以及内务府诸多大臣,都前来对该铠甲进行研究。他们在仔细的观察过铠甲后,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英军铠甲甲片松垮,无论是做工还是防护性能,都属于孬货,其防御性能远远低于清军铠甲。听到这个结论后,咸丰皇帝可就坐不住了,既然英军的装备如此低劣,清军为何老是吃败仗呢?原来,咸丰皇帝并不知道,双方对于战争的理解已经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了。
文章插图
19世纪中期,世界的战争形势已经从冷兵器时代向热兵器时代转变。可是,清王朝的统治者们,依然认为战争还是横刀跃马的冲杀。英军在洋枪火炮的倚仗下,早已经脱离了近身肉搏战的状态,因而铠甲的制造也偏重于轻便合身,只要具有防御远程火器的能力即可。清军却截然不同,在军队中,兵士装备火枪的比例要远远小于大刀长矛,一旦遇到英军,清军远距离便被敌军的火枪射杀,除了四散奔逃外,剩下的只能是被动挨打,匆匆落败。
推荐阅读
- 画家专画“祖传假画”,一幅《三英战吕布》火遍全网,让人捧腹
- 王安石励精图治,一场天灾和一幅画为何能够摧毁王安石的变法?
- 专家花费三年修复故宫龙椅,为啥一次都不敢坐原因让人意外
- 故宫这块神奇的石头,200多年无人敢动,很多游客慕名而来!
- 这座宫殿竟然是故宫的两千倍,仅直径就已超过了八十公里
- 故宫挂着一幅怪异古画,数百年人无人看懂,背后却蕴含深刻意义
- 故宫御路石石雕重量超过二百吨,如此大石料,当初如何运到京城的
- 故宫有一副“鬼画”,被称为最诡异文物,画上图案至今无人能看懂
- 赵忠祥的作品被贱卖,生前一幅画高达90万,如今700块没人要
- 故宫里的禁区-冷宫,没人敢进。听说瘆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