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_未命中|孩子只能赢不能输,怎么正确引导?( 二 )


我的提议是 , 弱化有形的奖状作为精神支柱的占比 , 让孩子的闲暇时光丰富多彩起来 。
1.培养孩子更多面的兴趣爱好 , 比如学习一些才艺 , 进行公开的艺术类表演 , 让孩子感受到不完美的表现是一种常态 。
2.多做有输赢评判的事情 , 比如引导孩子参加竞赛式的体育活动 , 在比赛中感受输赢是循环的过程 , 这一次输可能会换来下一次赢 。
以上这些 , 都是增强孩子自信心、进取心、责任心等无形的精神支柱的重要方式之一 。
讲讲我二个孩子的一点经历吧 。
我的小儿子喜欢音乐 , 在学习的过程当中 , 他也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他发现自己每次上台表演 , 如果自己练习得多了 , 熟悉了 , 他在舞台上的掌控感就很好;如果哪次练习得少了 , 就免不了会慌张 , 但是慌张不要紧 , 他通过自己的临场发挥进行“破解” , 但下次一定会好好练 , 重新夺回对舞台和自己的“掌控感” 。
我的大儿子喜欢击剑 , 这项运动带给他的输赢感更为强烈 。 有一次 , 他在美国参加少年奥林匹克锦标赛 , 在抽签淘汰赛中 , 巧遇了排名一号的冠军种子选手 。 这位选手是俄罗斯裔 , 长得又高又大 , 比我大儿子高出整整十几公分 。 而我大儿子学习击剑的时间并不长 , 技艺也没有很高 , 这就等于一个击剑“小白”去跟“大拿”正面抗衡 , 难度可想而知 。
但是 , 我大儿子并没有因此服软 , 他决定要拼一下 。 我就跟他讲一个道理:你这次打输了 , 但是你比分跟他拉近就是赢 , 只要咬住比分 , 输了也是胜利 , 这就叫虽败犹荣 。 结果没有悬念 , 他输了 , 输了这场击剑赛 , 但是他也赢了 , 赢在哪里呢?他自己的段位从最低级提到了D级 , 一下子跃升了好几个层次 。 通过这次比赛 , 大儿子充分地理解了 , 有时候公众眼里的“败” , 却是自己的“赢” , 这就是成功 。
孩子的这些表演或比赛不一定都能获得奖状 , 但每一次过程和结果 , 其实都是让孩子知道今天没有那么好 , 明天可能会好;今天非常好 , 明天也可能会变差了一点点 。 经历多了 , 孩子就会明白:只要有竞争 , 就有输赢 , 输与赢的关系组成了一个连绵的波浪线 , 有起伏高低 。
人生的路很长 , 目前的成绩也不代表将来 。 家长带领孩子走出去 , 看到更多 , 接触到更多 , 获得更多 。 当孩子的视野开阔了 , 孩子有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肯定自己 , 发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 也就不会拘泥于一张奖状和一次输赢上 。
情感_未命中|孩子只能赢不能输,怎么正确引导?
文章图片
借助思维模型 ,
领悟“无效成功”和“有效失败”
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 , 会担心焦虑 。 但事物都有两面性 , 我倒觉得这恰好是一个机会 , 现在就可以借助心理学家马努·卡普尔“有效失败”思维模型 , 和孩子一起讨论他们眼里的输和赢 。
心理学家马努·卡普尔是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教授 , 早在2006年 , 卡普尔教授就提出了“有效失败”的新概念 。 他把成功分为有效成功和无效成功 , 失败分为有效失败和无效失败 。
情感_未命中|孩子只能赢不能输,怎么正确引导?
文章图片
变“无效成功”为“有效成功”
从上面这张示意图可以看出 , 即使一个孩子把一项任务顺利地完成了 , 这份成功还存在"有效"或"无效"的结果 。
再回到文章开始第一位家长的提问 , 孩子即使上课时不敢说话不乱动 , 确保不违反纪律 , 最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一张奖状 , 但孩子失去了在课堂上与老师积极互动的机会 , 失去了勇敢表达自己的机会 。 这样的“成功”阻碍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 对未来无法起到推动意义 。
家长想让孩子改变这种行为 , 变“无效”为“有效” , 可以尝试与孩子交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