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艺术超市”,还是“艺术终结者”( 四 )


电子元件、集成电路、芯片、数字信息处理技术……这些概念始终在某一个技术领域持续积累 。 手机与互联网的会师是技术逻辑制造的一个重大突破 。 对于文化逻辑说来 , 这个突破带有某种超前性质 。 迄今为止 , 印刷文化并未耗尽能量 , 许多重要的作品仍然以印刷的形式广泛传播 。 因此 , 艺术生产并未迫切地意识到手机组织的传播网络包含的巨大潜力 。
由于陌生的操作体系 , 由于某种潜在的反感 , 许多成熟的艺术家对于技术的介入相对迟钝 。 技术可能部分地覆盖艺术家的独特个性:书籍取缔了说书艺人绘声绘色的表演 , 印刷术不再为作家的书法提供展现的机会 , 录音棚降低了歌手嗓门和演唱技巧的要求 , 影像符号的流行甩开了诗人擅长的遣词造句修辞术 。 尽管如此 , 技术的介入同时带来了艺术的巨大飞跃 。 例如 , 现代文学叙事包含了文字写作对于口述体系的全面超越 , 摄像器材的推、拉、摇、移发展出一套特殊的视觉语言 , 数码成像可以栩栩如生地再现种种罕见的奇观 。
艺术如何充分地享用种种先进的技术产品?正视技术的意义是充分评估手机与互联网艺术功能的前提 。 当然 , 种种磨合需要时间 , 但是 , 现在至少可以认为 , 艺术生产正在拥有跨入另一个历史阶段的种种前所未有的技术条件 。
(作者:南帆 , 系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