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金山网讯与已有近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辛丰河达村一田之隔的下庙头村庐舍庵内,一块距今近300年的古碑忠实地记录着历史。昨天,采访人员在当地看到了这块依然完好的古碑。
古碑通体黑色,高1.5米,宽0.5米。全文1200余字,这块《香火田碑记》记载:“江南镇江府丹徒县八区会首、众姓人等,切惟,兆姓义安,欣游圣玉之宇,三时不害,端邀佛祖之灵。”又称,“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一月,恭逢世宗宪皇帝钦颁谕旨:内开直省向来各处丛林寺院,有斋田者,皆系历代主持优僧募化所置,或系地方所施,永存常住,为香灯僧斋所用。”此碑是清乾隆七年(1742年)正月刻立,距今已近300年。
碑刻内容与河达村民间传说的保护神“圣玉三娘”有关。据说圣玉三娘是辛丰大圣寺辛王菩萨的三女,又称“三妹”,河达村是她的娘家。由于她造福当地百姓,护佑农村风调雨顺,当地百姓就将她供奉起来,并尊称为“圣母”或者“圣玉三娘”。每年的正月十二至十五元宵节期间,以河达村为首的周围十个村都要轮流当值举行隆重的“圣玉三娘”巡游祈福闹元宵活动。这种民间祈福活动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停止,河达村很多上了岁数的老人对此都记忆犹新。
河达村是由“河埭”谐音,百姓删繁就简将“埭”写成“达”而称“河达”,其村名形成于东晋末期。当时张闿出任晋陵内史,新建的曲阿新(辛)丰塘,能灌溉田地800多顷,同时在新(辛)丰东侧建有实用美观的河埭(即官兵和百姓洗漱用的码头),供官兵和百姓使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称河达村的来历是此地离运河近,河达村的始迁祖寿九公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长子一脉八世孙,从江西鄱阳沿河而来,由河而达,习惯上称之为“河达”。河达村也被称为河达里,清朝年间行政建制为府、县、乡或镇、里或保。里相当于现在的村,这即是河达村又称河达里的由来。
当地人告诉采访人员,上个世纪为了保护此碑不被破坏,村民将其镶嵌在墙体内,近年来由于墙体剥落,才得以重见天日。古碑上如实记载了当年河达村及周围几个自然村的民俗乡风、经济状况等,据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 年前|辛丰下庙头村惊现近300年前古碑】(陈声秦)摄影 陈声秦
推荐阅读
- 商朝因何而亡?专家打开3000多年前的古墓,找到了真相
- 80年前,鲁迅偷偷写的“师生恋”情书,看完脸红肉麻到酥
- 推荐3年前看到的这本小说《相见恨晚》,当时看了就停不下来了
- 千年前, 若这个中国人再多活二十年, 之后就没有宋朝元朝什么事了
- 言情文得知五年前被休弃的王妃生了对双生子,整个王府都沸腾了!
- 那个六千年前的虞朝,真的只是老祖宗们瞎编?
- 闽博向你投放了一枚3000万年前的“时空胶囊”
- 赵州桥的悲剧一生:历经1400年沧海桑田,却在62年前彻底成了历史
- 荣成市埠柳镇有个“不夜村”,两千多年前曾是一座县城
- 犹他州发现谜一样的工具,专家说,它就是两千年前的“古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