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保温杯”遭央视曝光,热水进毒水出,家长却还在购买( 二 )


这些情况也会导致正常保温杯金属析出过量
【“夺命保温杯”遭央视曝光,热水进毒水出,家长却还在购买】而即使符合国际标准的保温杯如果使用不当 , 也会导致金属析出过量 , 科学家曾经购买8款不同品牌保温杯检测 , 加入酸性溶液后 , 8种保温杯内全部析出重金属 , 且溶液中全部锰超标 , 超标6倍至34倍 。 专家表示 , 酸性溶液会加快不锈钢中金属离子析出 , 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迁移出较多的重金属,从而引起重金属中毒 。
“夺命保温杯”遭央视曝光,热水进毒水出,家长却还在购买文章插图
而在日常生活中 , 果汁、碳酸饮料等都属于酸性溶液 , 这些都不能使用保温杯来装 。
至于热牛奶和热豆浆 , 可以使用保温杯 , 但是必须在短期内将它们饮用完 。 牛奶、豆浆中的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中会大量繁殖 , 导致饮品变质 , 饮用后极易造成腹痛、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 。 而且在高温环境下 , 牛奶的酸性物质会与保温杯内壁发生化学反应 , 影响人体健康 。 所以必须要尽快喝完 。
中药也不能使用保温杯装 , 煮好的中药里同样溶解着大量的酸性物质 。
而至于网传的用保温杯泡茶后的茶垢会腐蚀杯子 , 进而析出重金属 , 导致人慢性中毒 。 则是彻彻底底的谣言 , 中国研究人员曾经做过实验 , 检测人员将9个不同材质的茶杯和3个不同材质的滤茶器作为样本 , 茶杯的材质有不锈钢、塑料、玻璃、陶瓷和一次性纸杯 , 其中有7个是保温杯 , 滤茶器的材质为不锈钢、陶瓷和硅胶 。
步骤一:分别称取茶叶3克 , 放到每个杯子及滤茶器中 , 加入同样量的开水进行浸泡 。
步骤二:冲泡60分钟后 , 滤出茶水 , 直接倒入试管中 ,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测定茶水中的铅、砷、镉、铬的含量 。
经过检验人员的检测和分析 , 从检验结果来看 , 3种材质的滤茶器和9种不同材质的茶杯中 , 茶水中铅、总砷、铬、镉的检出量都比较低 , 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
如何鉴别
有些家长为了图便宜 , 即使知道购买不合格的“夺命保温杯” , 会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 而且重金属过量超标甚至有致命危险 , 也还是会继续购买 , 我们必须指出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
那么如何购买合格的保温杯呢?
1、消费者在选购这些不锈钢保温杯、电水壶和滤茶器时 , 要尽量选购正规厂家生产 , 然后看其内胆上有没有SUS304、SUS316或者18/8字样 , 因为在行业内SUS304或18/8都代表着304或者316不锈钢的意思 。 如果内胆上没有这些字样的保温杯就不选 , 因为它有可能就是201不锈钢做成的产品 。
2、大多数保温杯外包装上面都会有一些详细的信息 , 其中就有厂家信息 , 家长们可以上网查阅一下该厂家的一些相关信息是否与包装上所描述的无误 , 那么如果外包装上面或是包装盒里面没有相关的信息介绍 , 那么家长们就需谨慎购买了 。
3、很多人关心自己购买的保温杯是否合格 , 怕是201不锈钢打上304 。 保温杯的内层材质如果是真的食品级的304或者316 , 这种材质是没有任何刺激味道 , 如果刚买的 , 打开之后闻到了异味 , 就要谨慎了 。 (一些用久的保温杯有异味可能是因为污渍)除此之外 , 价格太过于便宜的也要谨慎 。
4、另外 , 我们可以用用保温杯泡上茶叶 , 1天或者2天以后打开 , 看看内壁上面是否有被腐蚀的痕迹 , 茶水是否有异味 。如果有异味代表不锈钢不合格 。
5、我们还可以用磁铁测试一下 , 如果保温杯内部可以吸住磁铁 , 说明这种不锈钢表面是电镀过的 , 不是真正的不锈钢 。 根据国家标准GB9684-2011的规定 , 304和316不锈钢即属于没有磁性的奥氏体不锈钢 , 所以内胆有磁性的也需要谨慎 。
6、如果保温杯使用过久 , 可以将食盐加入热水浸泡10分钟 , 再清洗干净 , 去除污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