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我们知道,在中国遍地开花的博物馆中,有许多是大名鼎鼎的国宝。比如国之重器司母戊鼎,比如精美绝伦的四羊方尊,比如令人叹为观止的《清明上河图》等等。它们是如此的醒目,一经问世便惊艳世界,自带主角光环。然而,有些文物得到的认可却来得更晚一些,比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鎏金铜蚕。
它的发现本来就非常偶然,那是在1984年,陕西安康市石泉县的农民谭福全带着一家在当地的前池河淘金。别看这个工作听上去令人诱惑,其实忙活一天也赚不了多少钱,而且异常辛苦。有一天,谭福全却在河中摸到一个硬物,让他大吃一惊。
文章插图
这是一件从没有见过的东西,它是像一根小手指粗细的条状物。尽管全身覆盖这淤泥,但还是隐隐约约透出金光灿灿的底色。谭福全顺手就在河里清理出来,金色的光感越来越强烈。
那还是八十年代初,社会上文物意识普遍不高,但毕竟处于三秦之地,听说过太多文物故事,谭福全还是意识到这个东西的不寻常,将其带回家中。附近的邻居听说后,也上门看热闹,消息传开后,还有文物贩子登门,甚至开口就提出了8000元的收购价。
【 默默无闻|默默无闻的文物,33年后突然走红,成为了城市新名片】
文章插图
在那个“人人争当万元户”的年代,8000元确实不是个小数目,对于贫困的谭福全来说确实非常有吸引力。然而,谭福全却抵制了诱惑,表示要先交给省城的专家鉴定。如果是有价值的文物,他宁可捐献,再高的价也不卖。
他不是说说而已,也不是借机抬价,而是真的找陕西历史博物馆。经过专业化的清理和鉴定,这件文物散发出更为高贵的气质,也更令人惊讶。原来,它叫鎏金铜蚕,尽管表面的鎏金受到时间和环境的影响,已经所剩无几,但依然掩饰不住华丽的外表。
文章插图
它长为5.6厘米,腹围为1.9厘米,分为九个腹节,蚕抬头吐丝,形象栩栩如生,趣味横生。经过元素衰减的测量,它应该是汉代的制品,流传到此时已经接近两千年。这也说明,那个时候蚕已经走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中。
更让文物专家兴奋的是,这种鎏金铜蚕在古籍中曾经记录过,但从来没有找到事物。大江南北的墓葬、窖藏中,都没有过它的身影,我们只能在晋代人陆翙所作《邺中记》中得知齐桓公墓被打开时,就找到过铜蚕作为陪葬:
金蚕数十箔,珠襦、玉匣、缯彩、军器不可胜数。
文章插图
物以稀为贵,再加上鎏金铜蚕做工精致,马上就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尽管家境并不富裕,谭福全得知文物价值后,依然毫不犹豫地捐献出来。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大公无私的中国人,我们的文物才会保存下来,我们的文化才不会断绝,绵延至今。
然而,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鎏金铜蚕并不出名。一方面是因为它太过小巧了,并没有其它文物吸引眼球。另一方面是因为陕西的重要文物太多了,游客们要去看兵马俑,要去看碑林,几乎将它遗忘。
文章插图
然而,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在它被发现后的第33年,它突然走红,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首先是在2017年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国家领导人以它为例,表明中国与世界友好交往的历史悠久,它也是丝绸之路的见证者。随后的2018年,鎏金铜蚕与开放发展论坛举行,它被确定为安康市城市新名片。
从此,鎏金铜蚕声名鹊起,不断走红。虽然有一点偶然的成分,但以它的独特地位,又是意料之中的。其实,还有许多文物在各地博物馆默默无闻地展出,有的甚至还被锁在暗无天日的库房之中,等待有心人的发现。
推荐阅读
- 他在梁山屡立奇功却默默无闻 流落海外终成一国之主
- 封神演义被度化到西方的孔宣在800年后到底为何要吞了如来佛祖
- 六大国家一级国宝文物,最后一件确实是穿越时空者留下的铁证
- 1978年, 李渊外孙女墓被发掘, 专家发现一文物, 揭开她的奇怪癖好
- 六大国宝级文物中的国宝,最后一件绝对是穿越时空者留下的
- 受不了了!这些不正经的历史文物,把我都逗笑了
- 章公祖师案入选法院年度十大案件:开辟追索流失文物新路径
- 文物之劫:唐太宗的昭陵二骏是怎样流落到美国的
- 中国历史上有八圣,其中的七圣如雷贯耳,为何唯有剑圣默默无闻?
- 李白晚年写的一首诗,说要泛舟江湖归隐,两年后却自己打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