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汉代赦诏的政治功能:罪犯们的福音?百姓们的噩耗?( 二 )


 诏书|汉代赦诏的政治功能:罪犯们的福音?百姓们的噩耗?
文章插图
以德化民以德化民出自《荀子·政论》,曰:“尧舜至天下之善教化者也,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为政治民需用教化,又有“唯贤唯德,能服于人”之意。阴阳思想同样有着这样的作用。《春秋繁露·阴阳义》: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当义而出,如寒暑之必当其时乃发也,使德之厚于刑也,如阳之多于阴也。《春秋繁露·四时之副》: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养,秋清以杀,冬寒以藏,暖暑清寒,异气而同功,皆天之所以成岁也。圣人副天之所行以为政,故以庆副暖而当春,以赏副暑而当夏,以罚副清而当秋,以刑副寒而当冬,庆赏罚刑,异事而同功,皆王者之所以成德也。汉代政治在这两大理念的影响下,通过赦诏体现出来。具体措施挺多的:天子亲自务农耕作、优惠背负债务的困难家庭的借贷等。赦诏多颁布春夏季节,颁布时间非常明显地告诉我们“其阴阳家的思想”,遵循阴阳四时。
 诏书|汉代赦诏的政治功能:罪犯们的福音?百姓们的噩耗?
文章插图
祈福远祸“祈福远祸”,这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事情,没人希望灾祸到来、福气远去。祈福远祸的功能是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产生的。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相互呼应。最早记载先秦古籍《尚书·洪范》,经汉代董仲舒具体阐述完善。明朝宋濂所著的《序》同样提到:“凡存心养性之理,穷神知化之方,天人感应之机,治忽存亡之候,莫不毕书之。”子不语怪力乱神,而后汉儒又添加充满神鬼天人的思想到儒学,即人所做所行所言,天地可明晓,有所影响变幻。同样,天地有祥瑞,人间应当也有所表示。汉宣帝年间因祥瑞而颁赦诏的情况达六次之多。如甘露二年春正月诏曰:“乃者,凤皇甘露降集,黄龙登兴,醴泉滂流,枯槁荣茂,神光并见,咸受祯祥,其赦天下。”天降祥瑞,随后颁布赦诏的人间喜事,无不表示人间王朝遵循天道。神圣王权同样在此体现,皇帝作为天的儿子,天降祥瑞,天的儿子不应该表示一下,将这份富泽让百姓感受到吗?汉武帝不是首创者,却是运用很频繁的。武帝元封五年夏四月诏曰:“上天见象,增修封禅。其赦天下。”说完祥瑞福事,再说说灾荒祸乱。武帝年间的人祸,元帝年间的天灾,皆有通过罪己诏来“攘灾远祸”。天生灾祸是天子之罪,不要祸及百姓国家。“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说:“自己残暴不仁、不明不智,导致众多祸患的产生。”汉元帝的《罪己诏》说:“德不能覆,而有其刑,连年不收饥荒是自己德行不足导致。”这样的事是有前例的,《商书·高宗肜日》言明:若遇祸事,应修德应对。
 诏书|汉代赦诏的政治功能:罪犯们的福音?百姓们的噩耗?
文章插图
古代讲究“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的天理,皇帝下罪己诏阐明自己的不对,臣子还不效死改变?可以说,历代灾异,均有赦诏,告诫天下臣民,昭示天地知错。总结由此可见,汉代诏赦是带有强烈的政治意图,通过大赦方式宣告新世界的到来、遵循天道和教化世人。大赦天下的福与祸汉代大赦如雨后春笋般的盛行,伴随而来大量的各种反对声,匡衡谏诤:“臣闻五帝不同礼,三王各异教,民俗殊务,所遇之时异也。陛下躬圣德,开太平之路,闵愚吏民触法抵禁,比年大赦,使百姓得改行自新,天下幸甚。臣窃见大赦之后,奸邪不为衰止,今日大赦,明日犯法,相随入狱......”大赦导致社会不稳定。罪犯刚进监狱,就被大赦释放出来,这样不利于维护国家秩序,还有带来危害社会的恶劣影响。
 诏书|汉代赦诏的政治功能:罪犯们的福音?百姓们的噩耗?
文章插图
大赦在汉代遭到许多人的批判,认为其违背古人原意,认为即使大赦也应当针对特殊人群,不能一概而论。否则百姓将视国家法律于无睹,社会风气会差到一个境界。若是有人掐着大赦时间犯罪作乱,岂不是一幅乱世景象。某种程度上说,汉代大赦的确是罪犯们的福音,百姓们的噩耗。即使大赦在遭受连绵不断的质疑声反对声批判声,但始终没有停止大赦的颁布。现代中国虽说有着特赦,但没有哪个方面和古代王朝的大赦同样,完全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很值得我们肯定的。参考文献:《汉书》《尚书》《中国法律思想史》《春秋繁露义证》《后汉书》等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推荐阅读